首页 钢琴简谱正文

高晓松说海上钢琴师不如(海上钢琴师 评论)

admin 钢琴简谱 2022-12-30 18:09:04 0

如何看待海上钢琴师一九零零的最终选择

个人见解 导演是想通过1900的死来唤起我们心中最质朴的那个自己,高晓松说的,每个成年人心里都有一个一尘不染的少年,一样。1900的存在在那个世界是特别的,与他身边来来往往的人形成强烈的反差,让我们知道 ,清醒并意识到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不断奔走 追逐 选择 放弃的那个自己,但是我们并不是1900,我们得活下去,不同的是我们看了电影后 心中那个沉睡的自己已经觉醒了,1900在我们的心里活了下来,你可以选择漠视他的存在继续你的生活,也可以在接下来的生命里多一份思考像1900一样,“fuck~~(**……*¥%¥%~”

《海上钢琴师》受高晓松、黄晓明等人的力挺,这部剧究竟好在了哪里?

我认为《海上钢琴师》能受到高晓松、黄晓明等人的力挺,看样这部剧是“人生必看”了。想想电影《海上钢琴师》在发布群星独白的致敬视频中,高晓松、黄晓明、刘宪华、谭卓和蔡文静重现电影经典场景,并且用了经典台词力挺了该片。电影又经过4K的技术修复,让画面焕然一新,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海上钢琴师》在1998年的时候在意大利上映,获奖无数,1900这人物无比形象。该片也在中国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心,大家看看各大网站的评论就知道他的吸引力了。该剧又在21年以后,经过高技术的修复,在国内各大影院上映,上座率超前。在各大评论区具有了罕见高分。

 修复过的《海上钢琴师》当时在只有老照片的局限性下。国内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清晰度高度提高,把多年前的磨损还原,画面得到完整修复,声音的恢复出奇的完美,让流淌的钢琴旋律回响了整个世纪。

1900是一个传奇,他一生没有下过船,他的自制力很强,对外面的灯红柳绿看淡不淡。他的精神世界精神精神大海和美妙的音乐。如果小的时候可能对剧情不怎么了解。但是随着时间流逝,观众们对该片的剧情有所回味。也理解了1900的人生目标和生活方式,毕竟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程度不同,享受的事物不同,各人有各人的精神家园。感觉《海上钢琴师》就是每一个人的世界,看过该片能让自己冷静的想象当下的自己想追求的是什么?不知道大家都追求什么,一块谈谈。

亲爱的树先生,我们爱你的寂寞——仰观朴树《猎户星座》

文/江北客@伏羲梦蝶@千江寻一客

黑塞说,过份的文艺生活令人作呕,不如去酒吧喝两杯啤酒。

很显然,在两瓶喜力啤酒和眼前这张《猎户星座》云音乐数字专辑之间,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他说,这专辑是一粒煤。我觉得,《生如夏花》的作者睽违华语流行乐坛十四年之后的这张专辑,就是一颗钻石,光采熠熠,因果不虚,不论你是不是曾经朴树的歌迷。

《百业经》上说,虚空与手掌无别,黄金与牛粪等同。“就让清晨最后一缕阳光把你的耳朵叫醒”,对于真正喜欢听歌的耳膜来说,是钻石还是煤粒,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真正悬心的是,“出走半生归来依然是少年”的朴树,究竟在灵魂气质精神层面,抵达了何种境界?如果仅仅是生如夏花式的简单重复,洗耳恭听的芸芸众生绝对不会觉得物超所值,为之击节赞赏,乃至浮一大白。

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们想聆听的,不仅仅是譬喻《狗屁青春》的绚烂夏花,还有寓意人生无常之静谧醇美的静美秋叶,如陈奕迅《苦瓜》中所云,“却在某萧瑟晚秋深夜,忽尔明了了,而黄叶便碎落”。

我们期待听到这样的朴树,听他灵魂的叹息,风不停,绿树荫,且听风吟。不再是不谙世事宣称“命运如刀就让我来领教”的《傲慢的上校》,而是阅尽悲欢与岁月握手言和却依然笑容灿烂不忘初心“中年听雨客舟中”的暖心大叔。

究竟达到了怎样的境界?我以为最起码是苏东坡《前赤壁赋》的境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在木星》中说,明月作烛台,归程须万载,天真作少年,笑得像满月。以沧浪之水,沐浴意马心猿,叹江上一轮明月,照多少浮沉过往。曾经沧海难为水,悲欢为景,苦难为船,泪水为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纪伯伦诗云,这酒杯斟满欢乐,痛苦是刻度。大抵此意。

“好个白发迷途人”!出走半生,“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的他,找到答案了吗?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其实这答案林夕在《爱情转移》中早已点破,“你不要失望,荡气回肠是为了,最美的平凡”。

海上钢琴师的那位朋友也早已说破——他会娶她为妻,生几个小孩。周末的时候,他的朋友会带着香槟和甜点去他家做客,朋友称赞他妻子的厨艺真好,她笑着说谢谢,脸红得像苹果。

恰如“法国的苏东坡”蒙田所言,“在我看来,最美丽的人生是以平凡的人性为楷模,不求奇迹,不思荒诞。”(马振骋老师译本)

对于当年生如夏花开到荼靡的朴树来说,金山银山,司空见惯,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他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麦田傻眼。宋柯兴叹。高晓松愕然。十四年后乘着《空帆船》归来,高晓松老师在微博上如是感慨,“20年人来人往,你还在,不是因为你爱这圈子,是因为这圈子爱你。既然生如夏花,就不怕秋风凛冽……”

他是如此挚爱自己的灵魂生活,本能地拒绝一切行业内如此这般似乎天经地义约定俗成的妥协与媾合。为了那一场与生俱来与生命相濡以沫的精神旅行,他竟然一夕之间清空了那只承载着性灵的精神帆船上所有的物质装备。和少年Pi一样,赤裸裸直面《The fear in my heart》,从丰子恺所说的第三层楼上朝着甲板纵身一跃,然后扬帆起锚,义无反顾漂流在无边无际前景未知的茫茫大海之上。

前程未卜,不知吉凶,《Never knows tomorrow》。也许他只是用了十四年,去煮咖啡,溜大狗,和《神雕侠侣》中“西狂”杨过痴心不悔苦苦等待小龙女一样,和《浮生六记》的译者诗人周公度满心欢喜期待天上星光又加月光照耀的那个良辰一样。

这次回归华语乐坛之后,朴树在新浪上开博,昵称是“如是我闻一时”。很明显,空帆船重又启航,精神的桅杆上悬挂的风帆侧面,有佛教的某种情绪在随风飘扬。

但遍观整张《猎户星座》,几无佛家词汇的星芒闪烁,也许你会觉得有些遗憾,不如许巍的《此时此刻》那般菩提散千叶俯拾皆是,甚至不及陈粒的《小梦大半》释伽分几瓤,在《大梦》的结尾,至少神龙摆尾涌出了一句《金刚经》偈语,如如不动。

菩提本无树,十四年前,听他的《生如夏花》,曾经评价,恰似一首为心灵的小屋洒扫除尘的禅歌,潺潺音符之中,好像听到了些什么,却又好像什么也没听见,就好像一泓淙淙的山泉,悄悄地将你的灵魂儿洗礼涤荡……本来无一物,十四年之后的这张《猎户星座》,依然朴树,禅意在音符里,而非文字上。是风动还是幡动,《坛经》的作者六祖惠能,不就是大字不识一个?

过份执着于歌词,或许正乃是一种文字障。或曰,解脱之障碍。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如同石破天练习侠客行神功,随形而不拘意。

而对于藐姑射山外食人间烟火的饮食男女来说,与其寻求解脱,不如回归生活。回到生命的本真上来,无非是,“自然得像植物,天真得像动物”。按周国平老师的说法,只是简单纯粹做到这一点,依照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动物的本能和天性去付出情感和爱,如母兽照顾幼兽一般去过日常生活,对于大多数行色匆匆焦虑不安“心窝烫似赤道,月亮睡在窗边不知道(谢安琪《活着》)”恨不得“吞仙丹上月亮(陈弈迅《六月飞霜》)”的“满街赶路人”来说,已经难能可贵殊为不易。恰如林夕在《任我行》结尾的那一声喟叹,“人群是那么像羊群”。

所以,《好好地》。渴来即饮,饥来即食,困来即眠。一饮一啄,即是禅意。

江水浩荡,心无挂碍,哪怕心里面住一个混账也不妨,哪怕混账到老,西北望,射天狼,轻狂时摔杯为号,亦无妨。一樽还酹江月,亲爱的上校,《白桦林》里,我们陪你,一醉方休,《那些花儿》,一如既往,天涯海角,等你摔杯为号。

任谁都不会《Forever young》,就好像小时候常常嘲笑大人手里的牙签是大笑话,等到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竟然要使用牙线,甚至还要洗牙,才惊觉不经意间,自己的生活已经成了当年自己嘲笑的对境,那是因为,生命在说话,牙龈不听话。不仅如此,牙缝是虚空,连牙齿本身也是中观船若缘起空性,在佛眼里,不论阿难还是摩登伽女,都是皮囊包裹不净粪。何况涕泪,何况体液。

浮生一世,太多执着。我执和我所执,构成了那些贪嗔痴慢自以为是的圆满幸福。如同谢安琪在林夕写给她的《你们的幸福》中所唱,“幸福得麻木”。

不过,若按照般若波罗蜜多的究竟含义解说,心无自性,无挂无碍,无缚无脱。执着于究竟是执着还是解脱,这本身也是一种执着。所以,大乘菩萨不似小乘阿罗汉那般仅仅断除烦恼入涅槃寂灭求取身心解脱,而是依然不断烦恼义无反顾无怨无悔往这红尘浊世中轮回投胎修行历练而来。

不论是清白脸庞,还是硬了心肠,不论此生多勉强,不言此身越重洋,不必刻意躲避什么,也无需“语焉不详”地挽留什么“衬衣如雪”的所谓《清白之年》,如谢安琪在《喜帖街》中所唱,“大概不需要害怕”,“又再婉惜有用吗”?

就好像一个还不满两岁半的孩子在专心致志地玩积木,眼看着一座美丽精致的城堡终于堆成了,你正挖空心思要用某个精准的词汇去夸赞一番,他却不假思索一屁股坐倒了在我们这些可怜的大人眼中已经大功告成的积木房子。呵呵呵笑得比夏花还要绚烂。

朴树就是那个孩子,像徐志摩《海滩上种花》里那个锲而不舍满心欢喜的小孩子,像泰戈尔《玩具》诗里的那个自顾自折小树枝儿玩耍着的小孩子,十四年如一日安住在属于他自己的大般涅槃“童真地”。或许我们唯一的期许,是这个孩子,何时成为父亲,以爸爸的名义和口吻,写歌给他自己的孩子。

结庐人境,归去来夕,上《跨界歌王》,和韩寒电影《后会无期》里的女主角王珞丹合唱新专辑《猎户星座》里压轴的那一首《清白之年》,他居然绝口不提那穹顶之上阳春白雪的清白月光,竟下里巴人直奔六便士扬长而去——说实话,最近挺缺钱的!

其实,这便是这个圈子里最大的清白。

十四年出两张专辑,粉丝歌迷们不禁为天马行空惊才绝艳的朴树老师郁寓匆匆婉惜不平。但是想一想吴秀波老师四十一岁才拍出《黎明之前》一炮走红见龙在田,张中行老先生七十余岁才写出《负暄琐话》笑傲江湖惊绝文坛,你我又何必为生如夏花清白如许的朴树长嘘短叹?他自己也说,时间不过只是幻觉,我们为什么非要那么急迫不可?

还记得温瑞安在《天下有雪》的结尾说,“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

虚空与手掌无别,钻石与煤粒等同,这一刻,仰观如粒粒裸钻般群星璀璨的猎户星座,只想浅吟一句上最流行的心语,亲爱的朴树,我们爱你的寂寞。

年少不懂《海上钢琴师》,看懂《钢琴师》不少年

如果你要问我,最喜欢的电影导演有哪一些?意大利导演托纳多雷肯定在其中。

高晓松也说过,托纳多雷是他最喜欢的导演之一。真正的文艺青年,大概都不可能不喜欢他。

托纳多雷最负盛名的三部电影是《天堂电影院》《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又译《玛莲娜》)《海上钢琴师》,有好事者把这三部电影称为多雷的“时光三部曲”。

《天堂电影院》讲的是意大利南部小镇,一个爱看电影的小男孩多多的成长故事。电影结尾,多年以后,已经是功成名就导演的多多,重回小镇,见证了童年时的电影院的拆毁,唏嘘不已。

托纳多雷借这部电影,表达了他对往事、对故乡、对昔日爱情的追怀,也是一封写给电影和电影院的情书。

此片获得第六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这部电影我是多年前看的,看过之后从来不敢再看……此片中弥漫的怀旧感伤气氛太过深沉动人,我害怕再看会沉溺太深,情绪不能自拔。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则是讲一个十三岁少年雷纳多青春期性萌动,性启蒙,以及他眼中的小城女神玛莲娜在二战中和战后的不幸遭遇,讲人性之恶对美丽的嫉妒和摧残……

看完这部电影,莫尼卡贝鲁齐成了我心中的女神!唯一的真正的女神!女神啊,女神!莫尼卡又是多少男人心中的女神啊! 又有多少男人少年时或多或少都有些像少年雷纳多呢?做过或想做过雷纳多做的那些事情……

这两部电影的背景都是意大利南部小城,托纳多雷镜头里的这些小城,都是亮黄的颜色,空气里弥漫着阳光和怀旧的味道,就连那些小石子路和房子的泥墙都显得无比性感。

高晓松说,要体会意大利南部的风情,看托纳多雷的电影就够了,这是真的。

三部曲里我唯一一部没有从头到尾真正仔细看过的电影就是《海上钢琴师》。 这部片子电影频道前些年就放过多次,我片片断断地看过。硬盘里一直也存着它,可就是没想过打开来好好看看。

这都是因为我脑子里对《海上钢琴师》的先入为主的看法,而这个看法,来自我以前最喜欢的影评人周黎明。

周黎明曾在一篇名为《墙外为什么这样红》的影评中,这么谈到《钢琴师》:

不止一个朋友不解地问我:“《十面埋伏》为什么在美国这样红?” 我脱口而出:“《海上钢琴师》为什么在中国这么红?”《海上钢琴师》几乎相当于是西方版的《十面埋伏》,它豪华、浪漫、荡气回肠,但它肚子里就是一草包。” 

这个评论在脑子里深深扎下了根,以至于我每次看到《海上钢琴师》时,都相当不耐烦。而事实上,里面有些情节是诗意华彩,也有一些情节确实让十几年前的我非常非常憋气和不理解…… 

1900年,Virginian号豪华邮轮上,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由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取名1900(蒂姆•罗斯 饰)。1900慢慢长大,显示出了无师自通的非凡钢琴天赋,在船上的乐队表演钢琴,每个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动。

爵士乐鼻祖杰尼听说了1900的高超技艺,专门上船和他比赛,经过一场异常精彩的钢琴演奏比拼后,最后自叹弗如,黯然离去。

可惜,这一切的事情都发生在那条船上,1900从来不愿踏上陆地。 直到有一天,他爱上了一个女孩,情愫在琴键上流淌。

女孩要下船了,1900为了爱情,也准备跟女孩下船。但经过一番剧烈的心理挣扎,1900还是决定留在船上,而这艘船最的也被爆破拆解,1900就这样消失成了一个传奇。

如果说影片的前半部分,我还可以理解的话,影片的后半部分,简直让十几年前的我有些愤怒了。

1900开始不愿离开这艘船,因为这虽是艘船,可也是他的成长地,他的故乡。这里有他的朋友,他的亲人,他的观众,这里是他的精神家园。

可当他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可以在陆地上也开创一番事业,尤其是当他遇上他那么爱的女孩时,他竟然还不愿,或者说还不敢离开那条船!? 这不是懦夫吗?这不是孬种吗?这样的男人还算男人吗?有出息吗?这让那时还算年轻的我很生气。

这样一个软弱的被动的主人公很难让我喜欢上,有着这样一个主人公的电影我也很难喜欢上,尽管它传奇、华丽、荡气回肠……

不过,幸好还有时间,时间会带给你阅历和人生经验。十几年后的我,偶然重新看到了1900的台词:

“我停下来,不是因为所见,是因为所不见,你明不明白?是因为看不见的东西,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除了尽头。没有尽头,我看不见城市的尽头,我需要看得见世界尽头。”

“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有88个键错不了,并不是无限的,但音乐是无限的,在键盘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喜欢,我应付得来。走过跳板,前面有无数的键盘。事实如此,无穷无尽,键盘无限大。无限大的键盘,怎么奏得出音乐?那不是给凡人奏,是给上帝奏。”

“你看见那街道么?只是街道,已经好几千条。上了岸,何去何从?爱一个女人,住一间屋, 买一块地,望一个景,走一条死路。太多选择,我无所适从。漫无止镜,茫茫无际,思前想后,你不怕精神崩溃?那样的日子怎么过?”

“我生于船,长于船,世界千变万化,这艘船每次只载两千。既载人,也载梦想,但范围离不开船头与船尾之间。在有限的钢琴上,我自得其乐,我过惯那样的日子。陆地?对我来说,陆地是艘太大的船,是位太美的美女,是条太长的航程,是瓶太浓的香水,是篇无从弹奏的乐章。我不能舍弃这艘船,但至少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反正世间没有人记得我。除了你,只有你知道我在这里。你属于少数,你最好习惯一下。朋友,原谅我,我不下船了。”

重读这些台词,我感到震撼。

这十几年来,我也感到渐渐被生活困住,生活之于我,就像那艘船之于1900。1900不敢下船,我又何尝敢踩着跳板,走出生活这条船?

你可以说1900太胆怯太懦弱,也可以说他是太睿智太通透,太早洞悉生活的复杂和不可掌控。他并没有历经繁华就已经心境苍凉,他也没有饱经世事就已经看清生活的真相。

我之所以会觉得他胆怯,只是没有他更早觉悟。我年少时只觉得世间事皆可为,现在只愿意呆在家里读书看电影。

我们每个人都被困在一条船上,而你也不敢走下它。困住你的可能是一分乏味又薪资微薄的工作,可能是一段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的感情。可能是家庭,可能是婚姻,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

我们又何尝真正能够鼓起勇气,走出自己的“那条船”?

幸福的人,不会意识到自己被困住。痛苦的人,即使意识到自己被困住,也走不出去。说到底,我们都是生活的弱者。

如果说我们对掌控事实上无法掌控的生活有信心,可能只是因为我们年少无知。

十几年的生活,让我看懂了《海上钢琴师》,我倒宁愿永远看不懂它。 年少不懂《钢琴师》,看懂《钢琴师》不少年。

高晓松说海上钢琴师不如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