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钢琴入门正文

钢琴曲cd(出埃及记钢琴曲的作者是?)

admin 钢琴入门 2023-07-08 08:00:06 0

李云迪的钢琴水平距离郎朗有多遥远?

你和李云迪的差距,就是李云迪和郎朗的差距。

在2018年,北京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的《音乐审美心理分析》公开课上,周海宏院长就以自身角度对比过郎朗和李云迪。

周海宏院长对于郎朗的评价是:技巧精妙绝伦,每一个音符都是精心设计的,令人惊叹。

周海宏院长对于李云迪的评价是:李云迪先生,多练练琴吧。

为什么身为中国顶级音乐圣地的副院长,会认为李云迪需要多练练琴?这可是在2018年,李云迪还并未东窗事发的时候。因为本质上:李云迪并不是一个具有古典音乐追求的钢琴演奏者,而是一个以古典钢琴作为牟利手段的娱乐人士。

从参加各大电视台的音乐综艺节目到和不知名钢琴制造联合李云迪的钢琴品牌,然后直接开始跨界,和古典钢琴毫无相关开始参加一些什么《跨界歌王》之类的综艺节目。开始公然放弃了自己的钢琴演奏家的身份,参与毫无职业性技能,而是开始卖脸走偶像路线。

而李云迪的这种路线并不是突然就沦落为娱乐偶像的,而是李云迪本身对钢琴的喜爱程度就不具备成为大钢琴家的潜质。在2015年的首尔音乐厅,堪称李云迪对自身追求的扼杀。一场难度简单的普通交响乐,竟然发生了灾难级别车祸。直接导致音乐会中断,停止演出。

所以本质上,李云迪和郎朗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一个是钢琴演奏家,一个就是一个普通的商业偶像。

从专业难度上讲,周海宏院长是这样评价李云迪:

“李云迪演奏的曲目都太过简单,就目前来看,没看到在专业度称之为较好水准的作品。难度最高的是李斯特的《钟》,《钟》的水准的确不高,我都能弹。像郎朗改编演奏的《拉三》,李云迪达不到那样的水准。我只是觉得李云迪先生需要练琴,而且需要很刻苦才能达到一般的世界演奏家水准。我本身对李云迪先生没有太多意见,直到一则广告让我彻底反感:

“这个广告就是2014年李云迪先生的全国巡演。广告词是:王者幻想,音乐世界的独裁者。这严重破坏了音乐的良性发展,称王称霸什么的都是江湖套路。不适合音乐艺术的发展。”

简单解释一下,李斯特的《钟》是李云迪目前最高的演奏水准曲目,而且唯一的版本还是CD录音版。而《钟》对于郎朗而言,分分钟都可找到10个版本的Live版,而且这些Live版全是顶级音乐厅或者欧美国家级电视台的直播画面,郎朗场场高能。《钟》的难度对于郎朗而言,远远达不到他的巅峰水准。

《拉三》指的是,《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公认演奏难度最高的序列曲目,可能没有之一。《拉三》为什么难,简单和钟做一个对比就知道了。《钟》是小品一个单独的曲目而言,而《拉三》是协奏曲,分段递进的。

时长:《钟》5分08秒;《拉三》38分钟57秒;

效果:《钟》正常人接受的极限手速,《拉三》按得太快,超出了普通人的理解范畴,根本看不过来。

观众看《钟》:厉害,666;

观众看《拉三》:那个弹钢琴的小子是不是在乱按啊?感觉我上也有行。

《拉三》的难度决定了这首曲子基本上不能看谱,但凡有一点需要看谱记忆的冲动,都很难将这首曲子演绎的出彩,他就是有这么邪乎。所以郎朗20岁音乐厅演出时,全场是肌肉记忆完成了全部表演,整整38分钟。

郎朗;

郎朗最大的诟病并不是他的技巧,而是表演方式并不受到广泛的南方大众喜爱。因为他总是摇头晃脑,颠覆了大众认为的钢琴音乐是高雅艺术的固定形象。但实际上,钢琴艺术在中国的固定认知也不不是天生合理的存在,还是因为音乐素养和普及过低的情况导致。

所以本质上,除了每年各大音乐学院作曲系、钢琴专业系的少数学生是郎朗钢琴水准的欣赏群体外,大部分人都难以认清郎朗的钢琴水准在世界上的比较程度。这也造成了更多的局限性思维。

但是实际上,郎朗本身就是东北人,东北人的性格就是这种粗线条,而且就是因为郎朗这种粗线条的性格很好的帮助到了郎朗可以在音乐上获得一个释放自己表达欲的方向。

古典艺术这种音乐走到尽头是非常孤独而且枯燥的,大部分钢琴家都很难长时间地维持自己的巅峰状态,但是郎朗可以。这和他的表现欲在欧美世界获得极大推崇具有决定性关系。因为性格让郎朗具有表现欲,而又因为表现欲让郎朗可以长时间的维持高技术水准。

2014年的跨年上,李云迪带着田亮的女儿一起弹《小星星》,而郎朗在德国柏林为德国总理和德国人做元旦古典音乐系列表演。两者的水准和定位从来都不在一个等级上。这也是我要说的第二点,郎朗的职业追求和能力。

郎朗是一个商业化很重的古典钢琴演奏家,这让他有了两面性。一个是大众认知,一个是专业认知。

大众认知的渠道是各种综艺节目,综艺节目因为受制于音乐欣赏水准大部分都是玩一些噱头,因为太难或者太高超的技巧会导致节目收视率下降。所以在大众认知之中的郎朗,形象很糟糕,像个哗众取宠的小人物。而恰恰相反,因为性格和长相,不如李云迪这种典雅派。直接造成了李云迪的商业性巨大。这是大众认知。

专业认知的渠道是各种海外音乐会。换句话说,这才是郎朗的主场。你永远无法想象第一个中国人钢琴家登上格莱美舞台表演、登上金色维也纳、登上白宫让美国总统安静坐下听他感受中国式钢琴表达所蕴含的意义。而郎朗在海外合作的指挥家,乐团清一色国际顶级之中的顶级。而且在德国,郎朗一个人垄断了古典回声大奖。德国多次派遣专机、王宫给郎朗入住表演。

钢琴曲cd(出埃及记钢琴曲的作者是?)

德国是古典音乐最挑剔者,但维度对郎朗情有独钟。因为郎朗的Live水准,的确是如今最能打的一个。基辛已经很久没有Live演出过,阿格里奇已经老了,郎朗就是世界最后的顶级活跃钢琴演奏家。在他这个年龄,能到达他的技巧和水准成就的存在,几乎找不到几个。甚至于,很大程度上,郎朗在欧美代表了中国艺术本身。

所以,对郎朗有专业认知的人群,会对郎朗产生由衷的赞叹和敬意。这种敬意会随着自身的音乐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而提高,但是注定这类人群是很小众的存在。而大众认知的人群是绝大部分,他们依旧相信自己看到的片面。所以争吵就开始了。

在李云迪并未出事之前,凡是写道郎朗的大部分都是一片骂声和对李云迪的赞叹。而推开国门,放眼世界,李云迪根本排不上号,乃至于根本达不到和基辛、阿格里奇同台言语的水准。

所以,将李云迪开始全部转变为卖脸偶像路线时,他和郎朗的差距,可以说一句约等于李云迪和普通业余爱好者的差距差不多。

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经典钢琴曲目?

CD1命运01命运02献给爱丽丝03秋日私语04爱的纪念05托卡塔曲06绿袖子07罗密欧与朱丽叶08蓝色的爱09爱之梦10爱的协奏曲11一路平安,玛丽亚12蓝色回旋曲13拉,拉主题曲14玫瑰色的人生15爱情的故事16梦里的故事CD2水边的阿狄丽娜01水边的阿狄丽娜02爱的誓言03德朗的微笑04乒乓之恋05海边的星空06梦中的婚礼07秘密的庭院08伤感乐曲09柔如彩虹10给母亲的信11思乡曲12冷藏的爱13蓝色狂想曲14你好15异国情16威尼斯之旅CD3星空01星空02梦中的鸟03午后的旅行04贝古依奈的出发05梦的传说06向黑夜出发07布拉姆斯的摇篮曲08记忆09拉·梅尔10爱的旋律11野花12情感13瓦妮莎的微笑14海边的祈祷15欢乐之歌16忘却的悲伤CD4蓝色协奏曲01埃莉娜02小妹妹03蓝色协奏曲04沙漠鸽群05科林·梅拉德06蓝眼睛07自由的生活08芬兰人09英雄交响曲10翻车鲀11僻静的大街12上一个春天13多利14玫瑰色蜡笔15亲爱的,你听16告别时刻CD5星星小夜曲01星星小夜曲02达依女士03安娜斯塔而亚04阿根廷,别为我流泪05生活在他乡06脆弱的心07恋爱中的女人08我生活的隐密09华沙协奏曲10小猫白天不睡觉11你微笑的影子12比安科尼抒情曲13摇篮曲14我无法活下去15威尼斯无名士16落叶CD6理查德·克莱得曼钢琴曲精彩现场01爱之梦02秋的喁语03给母亲的信04托卡塔曲05神奇世界伊甸园06爱的协奏曲07爱的纪念08达依女士09德朗的微笑10杂集午后旅行:鸟之诗星之小夜曲孤独11蓝色狂想曲12思乡曲13柔如彩虹14吉姆诺波蒂15夜曲16水边的阿狄丽娜CD7圣诞协奏曲01飞天02万福玛利亚03红鼻子驯鹿04圣诞协奏曲05圣诞老人到镇来06林中散步07易碎的玫瑰香水08棉田幻觉09蒲提树之午夜10我们的地球11夜色奇境12神奇世界伊甸园13寂静的夜,神圣的夜14愿与耶稣同乐15幸福岁月16雪撬上的铃铛CD8春01春02绿苑长青03意大利交响曲-门德尔松04G弦上之歌-巴哈05常青树-《星梦泪痕》主题曲06乡间骑士-马士卡尼07夜曲-萧邦08天鹅-圣桑09山街蓝调10芳菲何处-《红木》主题曲11圆舞曲-布拉姆斯12四季组曲CD9魅力东方情1.魅力东方情2.诗意奏鸣曲3.偶然的相遇4.我们的故事5.道别之夜6.最后恋情7.贝蕾的离去8.安娜费德里雅9.匈牙利奏鸣曲10.改变生活11.改变生活12.季节13.匈牙利奏鸣曲(演奏会版)14.最后恋情(演奏会版)克莱德曼十大悲歌1.《柔如彩虹》2.《罗密欧与朱丽叶》3.《思乡曲》4.《野花》5.《海边的祈祷》6.《痛苦的心(午后的出发)》7.《秋日的私语》8.《爱的协奏曲》9.《你好》10.《秘密的庭院》

出埃及记钢琴曲的作者是?

来自克罗地亚的明星当马克西姆出版了一张演奏克罗地亚当代古典钢琴曲目的专辑时,他并没料到以后的成功。

他当时认为这张专辑大概只能卖上几张就呆在货架等着积满灰尘,就象其他不成功的专辑一样。结果是,这张CD成为了克罗地亚历史上卖的最畅销的古典音乐专辑之一,并让他获得四项Porin音乐奖(克罗地亚自己的格莱美),其中包括最佳古典专辑奖项。同时他也被邀请到颁奖典礼上表演——这是个很难得的荣耀,因为古典音乐家一般是不会被邀请到现场表演的,也许这该归功于他演奏的那首充满情感的“男爵夫人之舞”(TheDanceoftheBaroness)。

李云迪和郎朗在钢琴界哪个更牛?

郎朗>>李云迪,两人从来不在一个层次,只有年龄相同。艺术审美分析;

李云迪嫖C事件,我个人是一点都不意外。自从2015年李云迪在韩国首尔演唱会翻车事件之后,极低的职业素养暴露,和微博之上各种充斥着拜金话题唯独没有钢琴的现象,基本上就表明着李云迪对于钢琴的热爱开始消逝,告别了国际演奏家这个行列。

2000年,李云迪获得肖邦金奖开始出名。而郎朗已经在小泽征尔厅举行独奏音乐会,成为职业钢琴家;

2003年,李云迪前往汉威诺音乐学院学习,郎朗成为中央音乐学院荣誉教授;

2005年,李云迪未能在德国汉诺威顺利毕业,郎朗收到德国总统府接机,入住夏洛滕堡王宫

2008年,李云迪大力发展国内事业,国外演出仅有几场。郎朗成为第一个在“格莱美音乐颁奖典礼”之中独奏的华人钢琴演奏家。

2009年,郎朗成为德国人最爱的钢琴演奏家,德国古典回声大奖2004-2017,基本上由郎朗一人包揽。

2013年,李云迪依旧未能在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毕业,郎朗在汉诺威音乐学院开设大师课。

在钢琴演奏家的级别之中,李云迪的Live水平,从2000年开始就因为商业性加大的下滑。乃至于在李云迪最近几年一般而言的中央音乐学院的钢琴专业学生都可能比李云迪弹的更好。

李云迪的核心商业价值,就是CD唱片。他在CD唱片之中录音钢琴时,对于肖邦的处理,是他最大的人生成就。CD是最优的水平展示,而不是平均值。

以下,以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的音乐艺术之中的审美核心,作为郎朗和李云迪的水平分析;

1:基本感知层:音色、精准度、音高时值、音响强弱。

在音乐审美的基本感知层次,他不涉及专业深度的底层音程,而仅仅涉及大众听觉的浅层审美。由音色的悦耳程度、音高的精准,音高的时值控制,和脚踏板和指间力度的强弱来组成。

这个层次,属于大众审美领域。在大众审美领域去分析郎朗和李云迪,会得出极为糟糕的结论。

1:基本没有人听过李云迪的Live视频。只听过李云迪的CD录音版视频MV。

那些认为李云迪很帅从而喜欢李云迪的人,不会去听李云迪的音乐会和Live音频,他们的大众心理音乐认知,是李云迪的CD。

恰恰,李云迪的CD之中,音色、音高精准度,时值,力度都是十分完美的,具有一种肖邦音乐的优雅。但实际上,那是一遍又一遍之中的最优解,钢琴演奏家的水准是取决于平均值。从而大众得出了李云迪比郎朗的更好听。这种情况,几乎是99%的大众认知范围。

剩下的1%去听了李云迪的Live音频,会被粗糙的音色、错误的音高键,少了八分在一拍的时值,强弱对比几乎薄弱的现场感到失望。这一批人,具有着基本的音乐审美认知。他们得出了李云迪钢琴水准低下的结论。

1%和99%的问题讨论之中,那99%不听钢琴的大众谈论的方向,会脱离钢琴水准本身,而变为维护和攻击的网络谩骂。伴随着踩低和嘲讽郎朗。

2:郎朗的基本音色、音高、时值、强弱像一个怪物一样,没有丝毫差错。进而具有更高的情绪化演奏追求。

大众审美层次,对于基本音色、音高等因素的辨别本身就是一种模糊的状态。在这个情况之下,郎朗个人风格极为强烈的舞台张力之下,全部都被郎朗弹琴时的疯魔状态吸引。忘却了本身基本功的扎实。

同样,反过来说。当你忘记一个钢琴家的音色、音高、时值、力度,而沉浸于他那唯一性的舞台表演时,那就是一个钢琴演奏家对于基本功的完美体现。

从感知层次对比,结果很明显:

大众无法听到李云迪的音乐会,能听到郎朗铺天盖地的live视频,每一个郎朗的Live视频之中,没有人能够在郎朗的音色、音准、时值、张力上感觉但任何问题。

具有音乐欣赏水平的音乐生,已经将李云迪打上练琴懈怠的标签。正如周海宏教授所说的:李云迪先生,有空多练练琴。

2:美感布局:基层组织,骨干结构,细节程度。

在这个美感布局的层次之中,就属于需要较高音乐素养和音乐审美认知的欣赏层次。它包含着成熟性音乐审美:内容化。简单的事物,总是让人厌倦的。只有丰富的事物,才具有更高的审美欣赏。

在这个层次之中,我们需要认知到一件事情:固有的音乐布局,都已经被历代的钢琴家们挖掘干劲,凡是你能想到的地方,基本上都有人捷足先登。所以,这里是钢琴家的风格衍生处。

钢琴演奏的基层组织,有: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纵向组织为钢琴听觉线的颗粒感清晰度,横向组织为共鸣延伸,包括音色的柔软度、力度的统一性和变化性,踏板。

这里大众能够直观感受到的是两个维度:力度和时值。力度决定了听觉张力的空间,时值决定了内容的丰富度。

李云迪:力度偏弱,时值较长。基于这两点,力度偏弱表明了李云迪的布局美感审美集中于保守和学院派的严谨,在骨干结构上更愿意看着谱弹,不愿意做出和乐谱相差的事情时值较长,表明李云迪的演奏内容度较少,依旧以乐谱为准,乃至于选择乐谱的不同类型时,有一部分的考虑难易度。缺乏创新和突破性。

这样的做法,只能说会导致弹琴很乏味,很难以产生较大的乐趣。一个职业钢琴家如果不具备得更高的个人追求,很容易对钢琴产生厌倦。尤其是小时候是被逼着学钢琴的情况下。

郎朗:力度精准,时值超短,达到人类顶峰的李斯特水准。

郎朗大概是现代钢琴演奏家之中,力度最为精准的人,也是颗粒感最为完美的人。前奏时力度清晰,高潮时力度爆炸,张力拉满。力度的绝对精致,给与了郎朗更多的音乐表现,乃至于同一个曲子,郎朗脑中有多少种想法,他的手指就能弹出多少种效果一样。这是郎朗风格的基石。

时值超短,表明着郎朗的手速和钢琴技巧接近于无解的状态。和李斯特应该没有差别。无论是多复杂的技巧,比如世界上最难的钢琴曲拉三(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对于郎朗而言,他十几岁时就能完美演奏。这种时值和手速能力,给与了郎朗完美的商业性。

在这个层次,李云迪依旧是被郎朗完爆。

3:心理审美:曲风;

曲风的心理审美是两个层次:1:自然流露;2:激动人心;

自然流露是激动人心的一种铺垫,也是曲风的主体层次。激动人心并不仅仅是弹得快,按得响。也可以是学院派的底层音程上的给与精神感动的激动人心。比如D调卡农。并不快,也不强,但是在音程组合上完成了轮回和升华的自然流露和副歌的激动人心。

李云迪的学院派追求,就是走的学院派风格。这种风格需要演奏家对于音乐底层架构的认知,比如小二度音程的紧张度,大四度音程的正义感。基于这些音程的不同,建设不同的细节掌控,从而像是建房子一样,通过一个有一个的细节,来完成个人风格的建立。

很显然,一个看着谱都能弹错的李云迪,不具备个人艺术曲风的能力。只能说三个字:不具备;

郎朗,在个人艺术曲风上,是一个当之无愧的世界天才——浮夸和古典的完美配合。

不论是是甩头、跺脚、自发性的演奏微笑,都是一种平衡古典钢琴枯燥的方式。钢琴实质上,并没有我们想象的有趣。他很枯燥,任何一种职业化的东西,都不符合人类追求变化的心理审美。长期沉溺之中,不找寻额外的发泄方式,迟早像李云迪一样懈怠。

寻求变化,郎朗的天赋就在于他敢于将自身对于音乐的感觉放大,完成个人风格的建设。每一次看郎朗在海外的表演,你总是会不由自主有一种这个小胖子好自信的感觉。这就是个人的心理平衡,这就是艺术化的必经之路。

就好比,你上班为什么摸鱼?因为摸鱼可以更好地上班,集中工作效率一样。郎朗的情绪化就是平衡古典钢琴枯燥的最好方式。

综上,郎朗>>李云迪;

听没听懂,点个赞呗!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