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钢琴品牌正文

钢琴曲献给爱丽丝慢教学视频(献给爱丽丝钢琴曲慢弹视频)

admin 钢琴品牌 2023-03-15 14:09:44 0

献给爱丽丝简谱完整版

《爱丽丝简谱》百度网盘无损免费在线下载

链接:

提取码:VWYF

该片讲述了15岁的爱丽丝在父亲死后和酗酒的母亲相依为命,一天,一个名叫路德维希的男子出现在这对母女身边,故事由此展开。

钢琴曲致爱丽丝后面一段怎么弹怎么弹?和手有点困难

左手和右手分开来慢慢练,练熟了再合,如果老是合错,把速度放到不会错的地步,然后慢慢练,要有耐心。

贝多芬致爱丽丝赏析及演奏视频

《致爱丽丝》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钢琴曲,那么,我们要如何赏析此作品呢?下面就跟随我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贝多芬《致爱丽丝》赏析的相关内容吧!

贝多芬《致爱丽丝》乐曲赏析

叠部前后出现了三次,成为这首乐曲的基本主题,它纯朴而亲切,概括地描绘出女主人公温柔、美丽的形象,又仿佛贝多芬有不尽的亲切话语要对其诉说。两手交替的分解和弦演奏,犹如两人在亲密地交谈。

插部一由脉脉的絮语变为愉悦的交谈,音乐流畅、欢快而华丽。第一个 句子 中右手轻巧地弹奏出装饰音和附点十六分音符,使旋律活跃起来,仿佛是少女明朗而欢快的语调;左手平稳而流畅地演奏分解和弦,温柔而亲切,仿佛是男主人翁不断地回应着恋人的絮语。

第二个句子变得更加欢乐,右手是密集分解和弦的三十二分音符,仿佛是少女发出阵阵银铃般的笑声。

插部二音乐情绪发生巨大的变化,层层推进,不可抑制的热情像火焰般地燃烧起来。第一个句子,在同一个低音上不断持续着,仿佛是男主人翁的心跳,又像他炽热的爱情,诚挚而坚定,明晰的高音声部与有力的左手持续音相结合,使人仿佛听到男主人翁热烈的表白,看到他深沉有力的眼神,感受到他的坚定不移。

随后是一个连接句,右手采用琶音连续上行,由慢渐快,低声部采用和弦推动音乐的发展,仿佛是少女欣然接受了他的表白。在最高音处,一连串的半音阶下行,充满华丽的色彩,表现出两人心心相印的幸福感受。

最后乐曲回到叠部,是第一部分最后一次再现。当音乐逐渐变得轻柔时,仿佛一对执 手相 望的恋人,在渐渐弥散的音乐中定格。

贝多芬《致爱丽丝》的后世评价

人们喜欢把《献给爱丽丝》称为“微不足道的音乐”。但这种微不足道凝聚了贝多芬强烈的体现个人风格的创作理念,体现了他独具一格的创作思维。乐曲还有 其它 种种的独具匠心之处,无一不显示了贝多芬创作中一贯的严谨精神。所以尽管《献给爱丽丝》只是一首演奏时间只有3分多钟的小品之作,但也可以说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一个浓缩体,同样渗透了他的精神表达。

《献给爱丽丝》仅仅是贝多芬的一首钢琴小品,但是其中运用的和声手法仍然体现了贝多芬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作曲家的风格,不折不扣的体现了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方式,对后世仍然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贝多芬《致爱丽丝》的作者简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德国杰出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七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二浪漫曲。

他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并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月光》以 传说 的形式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上(题目为《月光曲》)。

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是极其突出的,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作为音乐大师,贝多芬对艺术歌曲同样予以相当程度的关注,他是德国艺术歌曲创造的先驱,毕生作有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六十多首,他的艺术歌曲以极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展现,表达属于全人类的情感。在艺术歌曲的领域里取得了非凡成就。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1813-1817年贝多芬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8一1827年贝多芬在耳朵失聪、健康情况恶化,五十六岁的贝多芬听觉已完全丧失。

《献给爱丽丝》

「音乐充满了一千种心灵感受,远超越任何言词所能表达的深度。」

世间有着无数美妙的音乐,但耳熟能详的「世界名曲」却依然如凤毛菱角。

雨果曾说:「音乐表达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却又不可能对其保持沉默的东西。」走进音乐家的内心深处,是了解一首曲子最好的方式。

说到世界名曲,大概很少有比《献给爱丽丝》更为人所熟悉和喜爱。乐评家甚至断言,贝多芬即使不写别的曲子,仅凭这一首也足以名垂青史。

然而鲜有人知的是,这首乐曲在贝多芬生前从未发表,而是德国音乐学者路德维希 • 诺尔,在贝多芬去世40年后,为传记搜集素材,才在学生特蕾莎 • 马尔法蒂的遗物中发现的乐谱。

1867年出版曲谱时,出版商错把名字写成《献给爱丽丝》,并从此流传。

贝多芬倾慕特蕾莎,无奈年龄身份悬殊,难成眷属。1810年贝多芬给她信中写道:「告别了,特蕾莎,愿幸福伴你一生。请不要忘记我,因为没人会像我一样,如此渴望你拥有美好的一切,尽管你从未意识到。」

—— 落款「忠于你的仆人和朋友贝多芬」

情之所至,贝多芬创作了这首动人的乐曲,并在乐谱扉页写道:「献给特蕾莎作为纪念,贝多芬,4月27日上午。」一段没有结果的爱恋,因为铭刻旋律而超越时空,得以永存。

贝多芬一生充满困苦,他与命运的抗争赢得了世人的敬佩和赞颂。然而他性格孤傲,言行耿直。因此同时代的人虽倾慕他的才华,却很少能理解他内心的孤独,以及对爱的渴望。

因此关于这首「献给爱丽丝」的创作背景,也有着很多不同版本的传说。

据说在一个寒冷的圣诞夜,孤独的贝多芬独自徘徊在充满节日气氛的维也纳街头。迎面看见一位衣着单薄的小女孩,面色苍白,神情痛苦,瘦弱的身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问询之下贝多芬得知,小女孩名叫爱丽斯,她的邻居雷德尔伯伯深受重病,唯一的孙女上月伤寒病逝,他为此哭瞎双眼,高烧不退,生命垂危。

爱丽丝哭着告诉贝多芬,善良的雷德尔伯伯最爱音乐和绘画,他会到森林里唱歌画画,把卖画的钱分给穷人,自己孤苦伶仃,只剩一架破钢琴。

而他临终前唯一的愿望,就是再去看看原野的景色,听听大海的声音。

贝多芬被女孩的话深深打动,跟随她来到老画家的屋子。老人还在不停咳嗽,旧钢琴静静矗立在一角。贝多芬走过去,坐在钢琴前,思绪万千。

一种神秘的激情从心头涌起,袭遍全身,音乐伴随情感肆意流淌,灵感化作旋律倾泻而出,犹如山林的松涛,海洋的波浪。贝多芬仿佛忘却了周围的一切,只沉浸在音乐的世界。

听到音乐的雷伯尔激动不已:「先生,谢谢你让我在圣诞夜,感受到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塔希提岛的海水以及耀眼的阳光。我再了无遗憾。」

临行前,贝多芬轻吻爱丽丝的额头,掏出所剩无几的硬币让她给伯伯买药,随后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多年后,贝多芬依旧清晰记得那个圣诞夜的一切。他的心灵时常被温暖的爱笼罩着,仿佛天堂的光芒。他将这首钢琴曲命名《献给爱丽丝》。

无论你喜欢哪个故事,这首家喻户晓的钢琴名曲,都用难忘的美妙旋律,滋养和感动着无数渴望爱的心灵。

睡前一首音乐…

Good  night  baby  girl !

献给爱丽丝钢琴曲 教学视频(急)

如果这首歌在你的钢琴书上有的话,书背应该有教材影碟。我学到7级了,每本书都是这样。你试着翻开书看看,找找有没有影碟。如果没有,你可以在百度上查找一下,我知道的只有这麽多,祝你成功。

钢琴曲献给爱丽丝慢教学视频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