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钢琴保养正文

海上钢琴师心理分析(海上钢琴师性格)

admin 钢琴保养 2023-02-07 21:48:44 0

电影《海上钢琴师》的主角有着怎样的心理变化?

《海上钢琴师》被影迷们成为“人生圣经”。本片中所讲述的主人公“1900”作为一个从小就在船上出生的人,从影片的开始到结束,始终都没能从船上走下去。他从小被亲生父母所丢弃在船上,被船上一位烧煤的工人捡到,把他抚养长大。他在船上很调皮,船长非常讨厌他,但是船上的每一位职工都对他非常好。还在孩童时期,就像其他的孩子一样,他也对陌生的东西很陌生。所以他在船上生活的很愉快,这是他的初期心理,对于在海上漂泊的生活十分满足。

直到有一天,他接触到了钢琴,从此对此有所着迷,也正在这时他的养父因为意外而死。所以他便每天练习钢琴来充实自己。直到他长大成人,加入了船上乐队的,担任钢琴手。在这段时期他认识了他一生中的一位挚友,也是船上乐队的演员,一位号手。这段时期他的心理相对于小时候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多了一些长大后的成熟,但是还是不时的在船上捣乱。心理变化的转折来到了本篇最高潮的一幕,当时十分具有影响力的一位爵士乐音乐家来到船上与他比较钢琴的技术,他最后赢得了比赛。赢得了人们赞许的目光,他人生中第一次感觉到被人所重视。在好友的劝说下,他决定走下船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里“1900”的心理发生了改变,他变得去接受外面的世界。然而这样的改变并未持续多久,就在下船的那一天,他因为心里的害怕,最后还是没能走下船去。好友也替他感到惋惜。就这样他一直在海上漂泊着,在每次靠岸后能做的也只是对着岸上幻想。

影片的最后,这艘船即将摧毁时。他的朋友上船找到他希望带他下船,继续生活。但是“1900”觉得,他就像这艘船一样。只适合在海上漂泊着,这艘船报废了也代表着他也没有什么作用了。最后他没有下船,和这艘船永远的沉入了海底。

《海上钢琴师》中的音乐是怎样影响人的心理的?

刚刚写完这个电影的音乐分析论文……

我的看法是

主题音乐有两个,也就是片头跟片尾,呈双主题前后呼应式。一个代表大海跟般,一个代表1900。也就是影片中凡有出现大海或船的宏伟场面,都会有第一主题音乐,而凡是表达1900的心态的都是第二主题,包括对朋友,对爱情等

两个主题贯穿全片,片中的插曲或背景音乐很多也是经过主题曲做改动而来的。

另外就是1900弹的那些曲子,它们表现了1900的性格特征。例如以音乐来“读”人。需要是表现大厅中各种各样的人,但影片要表现的却是1900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认识世界里的人的。

对决的场面,第一首只弹个平安夜,第二首听哭了并模仿,表现了他的单纯,童真,没有竞争的,仅仅是对音乐的追求心理。第三首认真起来,是因为黑人惹恼了他,表现他的高超技术。当然这是用了夸张的手法,四手连弹的曲子,两只手不可能完成,用在这里也是从侧而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的音乐家。

偷吻女孩的音乐。表现他胆怯的心理。因为音乐中有小二度不协合音程。

华尔兹那段,表现他生活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船长说没有人能像你这么疯狂了。同时,这也是跟他对规矩说FUCK想呼应的。

大概就这么多了,还有一些表现手法,如蒙太奇,画内画外乐,音乐同步等

用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知识来分析海上钢琴师里的1900

1900的一生都没离开船,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这是一个虚幻的奇迹,一个伤感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他的传奇。现在让我们揭开影片神秘的面纱,用心理学的眼光来分析这段传奇吧!

一、分离焦虑惹的祸

1900没有父母,她的养父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死了。他一直没能和其他人形成比较稳定持久的依恋关系。约翰·鲍尔比以“依恋”这个词来描述我们对于生活中某一特定个体的强烈情感联系。个体出生几个月后,逐渐与养育者形成亲密的情感来练习。许多婴儿形成基本一连后,也会在母亲或者依恋对象离开时表现出明显的不安。例如,15个月大的孩子看到母亲要外出购物时哭闹起来,甚至要跟着去。儿童的这类反应被称为分离焦虑。一般分离焦虑在6-8个月时出现,14-18个月时达到顶峰,然后强度和频率在婴儿期和儿童期都会逐渐下降。但是,学龄儿童甚至青少年还会在必须与他们所爱的人长时间分离时表现出焦虑和抑郁。

那么,为什么儿童会因为和他们的依恋对象分离而感到焦虑呢?生态学的观点认为,其实婴儿面临的许多情景实际上都蕴藏着自然的危险信号;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这些环境如此频繁的与危险联系在一起,使得人类对于它们的恐惧成为一种具有生物基础的自发反应。一旦婴儿有能力将熟悉的事物与不熟悉的事物加以区分,在于熟悉的看护着分立时,婴儿就会本能的对陌生的面孔(在远古时期,很可能是猛兽)、陌生的环境感到恐惧。

而1900就是恐惧着陆地的位置而不愿去陆地。在他为了那个美丽的女孩打算下船时,她走到一半,停住了。只见那远处纽约城的摩天大厦鳞次栉比,烟雾缭绕中一眼望不到边际。他迷惘了,最终还是回到了船上。正如1900自己所说的:“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在哪里?我能看到吗?就连街道都已经数不清了,找一个女人,盖一间房子,买一块地,开辟一道风景,然后一起走向死路。太多的选择,太复杂的判断了,难道你不怕精神崩溃吗?陆地,太大了,他像一艘大船,一个女人,一条长长的航线,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反正,这个世界现在没人知道我。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见,而是我所不见……”所以,即使内心牵挂着那位美丽的女孩,他还是没能鼓起勇气走下船,因为他在走乡串的过程中,面对着比船庞大无数倍的城市,数以千计的街道,他茫然了,退缩了。

在他小时候,他的养父曾对他说过:“陆地上有大鲨鱼,会吃人。”虽然这听上去很可笑,但1900心中的确觉得陆地有“鲨鱼”,有位置的危险和过多的选择。船虽然也很大,但每次只载客2000,船有头,也有尾;琴键也是如此,有头,有尾。然而,陆地在1900看来没有尽头,是一条过长的航线,过浓的香水,过美的女人。这一切都超过了1900所能预期和控制的范围。

影片结尾时,麦克斯在找到他后,曾试图劝他下船,一切重新开始。然而1900在面对陆地实施中有种焦虑和不安,他说,未知的东西太多,选择太多,那样的日子会精神崩溃,所以他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而且他没有身份,生于海,长于海,死于海。除了麦克斯没有人记得他,他的一生也在船上画上了句号。

1900难道没有想过下船吗?除了那次为女孩,他的内心深处是憧憬着陆地的。他在想象中、在梦中无数次得到大国陆地。在他与麦克斯初识时,他描述其新奥尔良来,像是久居过一样。其实,他只是通过给陌生人打电话,通过和别人的交谈来获取这些信息。然而,他的渴望只停留在了意识层面,他没有勇气也无法去陆地。

二、不守常规但却作茧自缚

影片中的1900外表温和,但有时又喜欢挑战常规。。丹尼因意外事故不幸去世后,幼小的他无意间鬼使神差的来到一等舱舞厅,无师自通的弹起了钢琴,吸引了无数惊讶好奇的旅客们。船长惊讶之余,走上前,说:“1900,按规定你不该在这里弹琴!”小小年纪的1900说了一句:“去他的规定!”爵士乐开山鼻祖谢利上船来向1900挑战,被1900精湛绝伦的琴艺羞愧得落荒而逃后,1900站在船上说了一句:“去他的爵士!”而且,在平时的演奏时,他常即兴弹奏,乐队其他人不得不常常提醒他:“1900,拜托你照着乐谱弹!”可惜,这样的提醒只能维持短暂的按谱弹奏。随着1900灵感的闪现,动人的乐曲从他手中随意地流淌出来。麦克斯初登上佛吉尼亚号的一个夜晚,狂风大作,波涛汹涌,整条船在不断摇摆。麦克斯饱受晕船之苦,东倒西歪,吐得一塌糊涂。这时,1900出现了,两人坐在钢琴前,放开脚闸,弹起了钢琴。两人随着钢琴如流水般滑行,那么悠然自得,轻松洒脱,仿佛在自由翱翔。他们在动人的音乐中,滑过走廊,一头撞进了船长的房间。

可见,1900页是个喜欢突破规则、不畏常规的人。然而,在是否去陆地的问题上,他把船变成了一个大的牢笼,将自己变成了囚徒。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小的个体在探索外部世界时,最初以自己的依恋对象(一般是父母或其他喂养者)为轴心,一定范围内活动。超过一定范围后,个体会感到不安。但是,有了依恋对象这个安全基地,个体会逐渐摆脱焦虑不安的情绪,积极地探索外部环境。而1900正是缺乏有力的安全基地,超过了船的范围,他就无法控制内心的焦虑清晰。她不愿向外界的权威和常规研制屈服,但又不得不屈服于自己内心的限制。

三、身份感的缺失

除了害怕未知外,1900最大的悲哀是没有身份感。影片多次提到:1900在陆地上没有出生证明,没有生日,没有身份。就好像这个人从来没出生过一样,等死后去天堂,上帝都会觉得奇怪,这个人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居然从未踏足陆地。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青少年面临的最主要发展障碍是获得自我认同感——一种对于自己是谁,将要去向何方,在社会中处于何处的稳固和连贯知觉。而自我认同感是在应对许多选择中形成的:我想要什么样的职业,大千世界中我属于什么位置,等等。埃里克森用认同危机来描述这些青春期个体思考现在的自己是谁,决定“我能(该)做怎样的自我”时会体验到的那种混乱,甚至焦虑的感受。如果青少年能顺利渡过这次危机,那么他们将走向成熟的人生道路。而片中的1900似乎一生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却又一直没能圆满解决这个问题。他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自己能够活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偌大世界中是何位置。所以,他只能留在船上,不断重复着颠簸的旅程。

四、设想另一种结局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1900那次为了女孩,鼓足勇气真的来到陆地,那么他会怎么样呢?童话故事般的结尾就是他会找到女孩,然后恋爱,结婚,幸福地过一辈子。但理性地想一想,他在船上有身份,一个钢琴弹奏者;他有价值,旅客从他的音乐中获得快乐;他有朋友,钢琴是他的朋友,倾听他的心曲。离开这一切,他会碰到一系列适应不良问题。他没有身份,没有亲人,只认识那个女孩和他的父亲。他习惯了船上颠簸的生活,上了岸恐怕无法适应陆地的稳定。他夜晚可能会失眠,在陆地的房子里难以入睡。他没有其它技能,他只会弹钢琴。但是,他弹钢琴非常随性,只是出于兴趣,而不功利。他习惯孤单,不善于与人寒暄,所以他只有麦克斯一个朋友。他可能会不敢出门,因为出了门,有太多的陌生人,太复杂错乱的街道,他会无所适从。他可能会狼狈不堪,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

1900恐怕就是考虑过这些后而决定再也不下船了。他已经和船连为一体,无法分离。他弹钢琴的灵感经常来自船上的客人。一等舱舞会上的各色人等:谋杀亲夫的老女人、沉湎于往事的中年人、看破红尘的妓女、偷穿礼服期待艳遇的三等舱乘客……这些都成了1900演奏钢琴是取之不尽的灵感来源,1900也用这些灵感演绎着芸芸众生的内心世界。人间万象如同“佛吉尼亚号”上的乘客一半,上船,下船,再上船,下船。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在船头与船尾之间来回颠簸。对于1900来说,整个世界从他身边擦肩而过,而任何的伪装与面具在流动的音乐面前都是那么不堪一击、一览无余,1900只许婶婶手轻抚琴键,便可将一个人的一生在乐声中灵性的写意出来,所以他虽身在海上,但却早已看尽了路上人世间的繁华与落寞,辉煌与凄凉。

影片中有一个片断,三等舱的旅客正开心地围绕在1900身边,听他即兴演奏钢琴。这时,突然有个人喊:美国!所有人“轰”的一下跑光了,留下一脸落寞的1900。是啊,轮船上的旅客都怀着理想和抱负,各自有各自的目的地。但1900没有,他没有目的地,他就像一片叶子一样,到处漂泊。他也有与人交流的渴望,他会打电话给陌生人,随便谈上点什么。或许他是想通过电话与外界形成某种联结吧!热闹丰盛的舞会上,他挥洒自如,大方得体。然而,更多时候,他的身影格外孤单。幸运的是,他碰到了麦克斯这个音乐和心灵上的真正朋友。

影片结尾,1900毅然选择与巨轮共存亡,麦克斯的劝说无法使他回心转意。于是,麦克斯尊重1900的决定,让他留在了船上,真正实现了“生于海,长于海,死于海”。这个落入凡间的精灵终于要回到天堂去了,天堂里有钢琴吗?一定有的,因为有钢琴的地方才是天堂。虽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1900,他应该是一个有特定心理问题的人,起码他是个心理不够健康、人格不够完善的人,但我更愿意把他看作一个守护理想的人,当“弗吉尼亚号”就要被拆毁的时候,人们在忙乱着撤离大海,而1900平静得面对着人群和即将沉入海底的佛吉尼亚号,双手在凭空弹奏,那纤巧的手指随着影片背景音乐的节奏在上下轻盈地起伏,仿佛在演奏折扣向天堂大门的乐曲。最后,“轰”的一生,冲天的火焰升腾而起,1900与“弗吉尼亚号”一起消失在蔚蓝清澈而又吞噬一切的大海里。他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与他虚幻中的乌托邦一起步入了天堂,而平静、从容是他最后表现出来的情绪。欣喜与痛苦、悲哀与绝望,这些困扰人类的情感从此与之无关,在海水里,1900完成了他的使命和理想。从此1900流传世间的,只有那一张由麦克斯藏在钢琴里,又由乐器店老板拼粘起来的神秘唱片模板。

其实希望还是尚存人间的,正如1900所说:“只要你有一个好的故事,并有人听你诉说,就仍有希望。”影片结尾,麦克斯的身影渐行渐远,他依然拥有他的小号,他依然拥有他的故事,他依然拥有他的希望。相信这时,1900正在天堂里弹着钢琴,怀念着这段浪漫而伤感的传奇!

海上钢琴师1900的心理

影片中,比钢琴更重要的是“船”。船是“一九○○”的摇篮,提供他生活的全部资源与环境。他从生到死,所认知的一丝一毫信息都来自于船。而钢琴呢?弹钢琴是他生活的具体内容,他的存在方式。男主人公“一九○○”则是一个符号化、抽象化的人物,他的身世虚幻,生于船,死于船,任何国家都没有他的出生纪录,所以他不属于任何国家,没有政治、法律之类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控制他的头脑,这样一个干净、纯粹、自然的人。然而和“狼孩”不一样,“一九○○”虽然远离大陆却和“人类社会”很近,他身边人来人往,都是从这个地方去往那个地方的旅客,所以他并不完全闭塞,他仍是一个社会性的人,也会受到来自外界的诱惑。

影片先向我们展示了“一九○○”艺术造诣的高超,连一位作为音乐名流的爵士乐大师专程前来向他挑战,竟然都败在了他富于激情的指尖下。随后“一九○○”与朋友在暴风雨之夜,在颠簸的轮船上把钢琴当作“碰碰车”来玩的场面似乎在向我们解释他精神中愉悦洒脱的根源、他艺术技巧浑然天成的原因所在。但是诱惑来了,唱片公司的人听了他的演奏,打算和他合作,给他灌唱片,进行各种巡回演出,他会出名,挣很多钱——只要他愿意下船,去接受这样的生活。他没有同意。后来,爱情也来了,他爱上了一位单纯善良的坐船的女孩,女孩临下船时告诉了他一个地址,他牢牢地记住了。那是他一生中最具有勇气的一个举动,他决定下船,去寻找女孩,寻找他的爱情。船上的人们欢呼着给他送行,他承载着那么多希望的眼神一步步走下长长的舷梯,走了一半,忽然停住了。眼前是陆地城市的景致,高楼林立,陌生而繁华。他实际上已经处于两个世界之间了,距离哪个世界都是一步之遥。他站了很久很久,复杂的感情冲撞着,最后,只看见舷梯上那个小小的影子,终于转过身,回到了船上。所以,多年以后船要被炸掉,他的朋友拼命劝他离船,他的拒绝也不是不可以理解了。对他来说,船就是他生命的平台,除了船他不属于任何一个地方或一种力量。这就是为什么,名利、爱情、死亡都不能令他下船。

船与岸的关系是微妙的。船靠了岸就是停泊,是归属,一旦离岸便是漂泊,是流浪。一九○○的不愿下船,也许是还没有找到愿意停留的岸,也许是与生俱来的漂泊感使然,也许是对岸的不信任。没有归属感与信任感的人永远没有家。

“一九○○”这个名字无疑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它是个时间代号,显得空旷,又代指一个时代的人。故事隐喻着现代人类绝版的理想:对自由精神的坚定维护,对艺术内涵的天然诠释,对生命本源的单纯固守。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这样的梦想,认为自己应该是一个特立独行的英雄,应该是永远漂泊的却只属于自己的。“一九○○”就是完成我们梦想的那个人。虽然我们会说他傻,会嘲笑他不识时务,但在感情上仍不自觉地会和他靠近。他为什么不下船?他要把我们内心深处所残存的最后一点理想主义,顽固地留在一条船上。

心理解读《海上钢琴师》传奇背后的孤独感

许久没有看电影,偶然翻到《海上钢琴师》已上映,看到这个电影名其实我个人是不喜欢的,我们习惯生活在嘈杂的环境中,习惯了那种短暂搞笑的电影,这种连影片名字都是这么静悄悄的电影,我有些接受不了,但是身边不少人推荐,我选择观看。

这个讲述一位生于船上,长于船上的,最后由死于船上的天才钢琴师传奇的一生。一开始由这位钢琴师好朋友max的视角展开。作为小号手max与这位名为1900的钢琴师相识于维珍尼亚号的一搜客船上,而在二战后max离开船后便于1900失去了联系。直到维珍尼亚号因破旧要被炸毁时,他坚信1900还在船上不顾一切的要劝说他下船回到陆地上开始生活。可最终这位传奇钢琴师还是坚定的与这艘船一起消失。主人公悲剧的人生让很多观看的人感到惋惜,我不理解为什么1900没有下船,为什么当初为了心爱的女孩他都没有坚定的踏出那一步。

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曾经说过人类的心理发展是依靠阶段进行的。而这部《海上钢琴师》中的主人公就是这个阶段进行的典型。爱利克·埃里克森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虽然阶段的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而真正能否通过这八个阶段却是由环境决定的。

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时候施与信誉对不信任的阶段,如果父母没有及时满足婴儿的需求,婴儿变会在这个阶段失去安全感,从而失去对世界的基本信任感。而主人公在这个阶段被抛弃并被船上的一名工人领养这期间不管如何他都对这个世界间接得失去了信任感。这同时也奠定了他后期悲惨的人生。

而第二阶段,儿童早期(1.5-3岁)

自主对羞怯和疑惑,这个阶段儿童主要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而这个时候主人公1900因为没有身份没有办法办理户口,便被藏起来,没有办法像那些孩子一样可以自主承担一些事情,他更多的是躲藏,因为怕被发现他是一个没有身份的孩子,怕被发现他没有办法继续呆在养父身边。而因为身份的一直呆在船上的他,对于世界的认识永远是那么局限,这也是后面他无法下船茫然的关键点。

第三阶段,学前期(3-6岁)这事游戏时期,主动对内疚的阶段。这个时候游戏占据的儿童的主要活动,而在这个阶段他并没有办法好好游戏学习,而是要跟着养父在船上努力辛苦的工作,在别人眼中认为连生存都做不到谈什么游戏,可是在孩子眼中他需要顺利的成长,这其实也是他性格心理造成影响的关键点。

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因为养父的去世,他的生活一下子坍塌了,他没有办法在安逸的生活本该游戏的年纪却要开始学会察言观色,学会独立自主。同时自卑感油然而生,并占据了他往后的人生。

第五阶段,青年期(12-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这个时候儿童开始思考自己是谁在社会中有何地位,而这时候的主人公1900富有挑战性的心理和从不墨守成规的个性造就了不一样的他,他选择挑战从来不随波逐流更有甚者,他总是要挑战不同,八岁的时候面对船长的斥责,他一句去他的规矩,就已经将他人物性格塑造无疑。而紧接着第六阶段,成人早期(18-25岁)亲密与孤独的对比,完全建立了他后期孤独的人生,他因为爱情关系选择下船改变自己,但是缺乏安全感的他面对嘈杂的承认,他茫然的看不到尽头,在那时刻身边所有人都鼓励他走下去,但是他还是退缩了并选择了孤独从而没有和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从那时起他就注定会在船上度过余生。

而第七阶段,承认中期(25-65岁)繁殖对停滞。从1900放弃下船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就已经停滞。他没有选择稳定的爱情关系又如何来繁衍后代,甚至包括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这些他都没有办法接受,因为他接受不了自己去往那个嘈杂的城市,他接受不了自己离开那“温暖”的港湾。而最后成长晚期(65岁以后)自我整合对失望的这一阶段,他前面七个阶段都没有能够成功解决,又怎么能够提到人生的完善感,又怎么能体验到人生的幸福感,天才钢琴师1900因为无法正视人生,最终选择是在船上,或许所有人都觉得惋惜,他为何不走下船,走上自己人生的巅峰。

试想一下,如果他下船后找到那个心爱的姑娘,并和她结合生子,同时用他优秀的钢琴演奏技巧他一定可以获得更多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带领家庭走向幸福。其实这些是我们错误的认知,这是我们曾经经历过前七个阶段的人生感悟,他的人生是不完满的,又怎么可能能够在下船后重新找到幸福。谁又能保证1900会在下船后走向人生的巅峰,或许他一刻都没有办法存活,甚至还不如在船上生活的安逸自在。

【影评】为梦想殉生――《海上钢琴师》赏析

《海上钢琴师》(又名《声光伴我飞》)是意大利著名导演兼编剧的托纳托雷时空三部曲之一,另外两部分别为《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又名《真爱伴我行》)、《天堂电影院》(又名《星光伴我心》)。此三部最为人熟知的影片,无疑也代表了这位意大利写实主义新锐导演的最高成就。

影片采用回述的方式讲了一个名叫1900的钢琴天才一生都在海上、从未踏上陆地的传奇故事。整部影片在时空的交错、场景的转换以及镜头的衔接方面都处理得十分流畅自然,毫不突兀,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亲历其感。影片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钢琴决斗”,下面将就这一部分探寻影片的视听特征。

“钢琴决斗”时,导演别具匠心地将场景选在了富丽堂皇的舞池。这里,容纳了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2000人。他们,有的趋炎附势,有的人云亦云、没有主见。这个承载着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小舞池,也构成了1900的整个世界。他出生在“弗尼吉亚”上,从未上岸,哪怕“只需要往前那么一小步”。他是众人眼中的“钢琴天才”,但是天才大都是孤独的、不幸的。

钢琴,对他而言,不是发家致富的工具,不是压制他人的利器,更不是谄媚奉承的法宝,只是一种率性而为的情感表达。然而,却是这种“与世无争”,招来了所谓的“爵士发明者”Jelly的嫉妒和挑战。Jelly一出场,就是一个被金钱和名利包裹的形象,他受万众瞩目,桀骜不驯,大放厥词。他的性格,在决斗过程中塑造得更为透彻。他以鄙视、傲慢的眼光看待1900,一心想要打败他,这与1900在欣赏Jelly的音乐时感动得泪流满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Jelly注重的是决斗的结果,是掌声和荣耀;但是对1900来说,大海是他的世界,音乐是他的人生。而这一切,都不需要和别人进行攀比,也不需要所有人都能懂得自己的音乐。因为,天才的世界,凡人不懂。

影片中,导演使用了大量的大全景镜头,画面开阔,景深悠远。这不仅便于向观众交代环境,更给人物留下了充分展示的空间,同时也渲染了环境,创造一种于宏大见恬静的意境。

影片始终都在以迈克斯与别人的对话来推动故事的回溯,画面在现实与回忆两个不同的时空中不断切换。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导演在两个时空之间切换的点拿捏得非常准确,自然不造作。以迈克斯现实的话,讲述过去的故事,再以其中一句关键而合事宜的话切入过去的场景,以此回环往复。

在“钢琴决斗”过程中,导演采用淡入淡出的手法创造了一段非常精彩的空间调度。画面是1900在全力完成这场决斗,以至大汗淋漓。此时,导演用了一组1900的面部特写,弹钢琴的手的特写以及Jelly和听众的反应镜头,在此之间不断淡入淡出,空间跳跃活跃,视觉效果明显,使人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不可否认,导演的独创性与个人风格,为这部影片增加了不少色彩。

与一般电影大量采用平视拍摄、中规中矩而言,《海上钢琴师》确实算得上是电影中为数不多的大胆、将镜头运动使用到极致的优秀影片之一。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大量使用仰拍、俯拍、推拉摇移等各种丰富多样的拍摄技巧,成为本片最显著的视听特征。

任何创作手法的使用,都是为了表达某种诗情画意或是传达导演特定的创作意图。将摄像机从高往低、由上往下的角度拍摄,形成一种俯视的视线,产生一种压抑、渺小,忧郁之感。如在钢琴决斗中,Jelly对1900的谈话,始终以一种俯视、高高在上的态度展现的,这也表明了Jelly对1900的不屑一顾和藐视。而由下往上的拍摄方法,则能创造出一种崇高、开阔,敬仰的感觉。就好像是在迈克斯费尽心思在即将被爆破的“弗尼吉亚”号上找到1900后,两人最终相拥惜别时,导演使用仰拍,从破败的船底慢慢往上,最终镜头定在了主人公身上。这不是一次上岸会“中意姑娘”的短暂分离,而是生死永别。仰拍,让我们体会到了1900对梦想、对个人世界的执着追求。虽死犹荣,虽悲壮更显崇高。

影片的配乐来自于意大利颇具盛名的音乐大师颜尼欧·莫里克奈之手,他的旋律乐思宽广,质朴流畅,动人心弦,给人以强大的感染力。

音乐对于电影的作用向来举足轻重,甚至可以说本片的灵魂所在。莫里克奈的音乐与托纳托雷的画面简直达到了天衣无缝、绝妙感人的地步。“钢琴决斗”中,1900弹奏的最后一个曲子,音乐的汹涌澎湃与画面的快速切换相得益彰,极富张力。

不仅是配乐,导演对现场音响的把握也让人赞叹。在决斗结束时,影片陷入一片沉寂。长达十几秒的无声镜头,配合着听众目瞪口呆的表情,把观众的情绪带到了一个兴奋的顶峰,欣赏的极致之境。就算再不懂音乐的人,也会被1900的乐声所吸引和折服,他的琴技,似乎已经到达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此时,无声胜有声。

影片从一开场,就采用低调摄影,营造出一种含蓄、悲壮的氛围,这种影调也一直贯穿始终。这部影片,在用光上很少出现清新明快的色调。“钢琴决斗”中,画面随着人群的进入而由冷色调逐渐转入暖色调。虽然Jelly和1900都身穿白礼服,人群中也很多身穿白礼服的观众,但是导演一直注意将光线突出主体,区别于其他人。而且在最后Jelly决斗失败后,采用的是侧光,使一部分隐入黑暗之中,表现了主人公失败后苦闷落寞的内心情感。

也曾疑问,为什么迈克斯费尽心思找到1900试图劝其下船无效后,不一棍子敲晕而强行带下船呢?但仔细想想,这未免与导演的创作意图有失偏颇。1900,没有国籍,没有姓名,对别人而言根本就不存在。但是迈克斯懂他,懂他的音乐,也懂他的内心。他知道,1900“离不开这条船,但可以结束自己的生命。”他的一生都在这里度过,这里是他的世界,是他的天堂,是他一切悲伤与快乐的源泉。也许离开了,1900也终成为一个凡人。

在此之前,1900曾试图上岸,但当他站在船舷上的那一刻,他不知道对面那么多条街道,哪一条他该去涉足?那么多漂亮姑娘,哪一个才会陪他白头?他不知道该如何继续生活,不知道去哪里找到适合他的琴,继续演奏他的人生。用现代的观点来说,1900有着极度的选择恐怖症。他不敢下船,是因为面对纷纷扰扰的大陆,一切似乎无穷无尽,他不知道该如何去选择。不像钢琴,只有88个键,一个不多,也一个不少,他可以在这有限的88个键里弹奏出无限的音乐来,这是音乐艺术的意蕴,也是1900的独特之处。

尽管害怕选择,但他依然与众不同,活得安心。在物欲不断充盈的今天,我们太多人丢掉个性为了共鸣,借助艺术寻找通感。但是最后,我们都找不到最初的那个自己了。与船同沉,一代音乐奇才就此消逝,对观众而言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冲击,同感悲凉。也许换个角度,我们可以为1900鼓掌,他坚持不让自己的音乐外流,也不让自己丧失灵魂与追求。30年,他对这个世界冷眼旁观,却深得其髓。

愿天堂有钢琴。

海上钢琴师心理分析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