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钢琴保养正文

钢琴演奏技巧约瑟夫加特(约瑟夫迦特钢琴演奏技巧)

admin 钢琴保养 2023-02-01 00:29:06 0

钢琴教学中和弦弹奏技术要素分析(转)

钢琴教学中和弦弹奏技术要素分析

转自:

钢琴是一件和声乐器,具有同时演奏多个声部的功能,在钢琴弹奏中,当每只手触键出现了三个音、四个音或五个音的同时结合时,即为和弦弹奏。由于钢琴独特的演奏特点,使得在钢琴演奏中和弦弹奏的出现几乎是无处不在。要想全面地、系统地掌握钢琴演奏技术技巧,和弦弹奏的技术突破是把握综合技术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从和弦弹奏的基本技术要点入手,谈一谈在和弦弹奏中最需要注意和分析理解的几个重要技术环节和技术要素。

一、和弦的弹奏方式

和弦弹奏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手指触键时,合奏出的和弦音必须在同一时间发出声音,手指下键动作必须整齐合一。合奏出的和弦音可以是单一的和弦功能,也可能是多声部、多层次的多功能性的和弦功能。进一步讲,更需要做到在一种情况下必须使每个手指下键的和弦音从力度上进行调整,使得发出的声音完全整齐均衡;在另一种情况下又能够通过手指的技术控制使其中某一个音甚至两个音更加强调和突出,其他音则相对较弱,通过对手指触键的力度控制和调整在和弦弹奏中做出声音的音色和音质的层次变化。

1. 和弦弹奏中的整齐合一

弹奏和弦音时,首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同时奏出声音时手指触键的瞬间动作不能完全一致而形成微小的误差,使和弦音不能准确、整齐、同时发出声响,这种情况即使在专业的演奏会上也常有发生。我们说,绝对精确的和弦音合奏看似简单,实际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天生十个手指各自粗细长短参差不齐,每个手指下键的姿势、角度也各不相同。而钢琴的键盘特点又提供给我们一个排列成间距不同、位置不同、琴键宽窄长短不同的弹奏条件,并且这个条件是固定和无法改变的。因为每个人的手部形状和柔韧度千差万别,所以必须通过调整和改进我们具有可塑性特点的双手进行和弦弹奏,使其达到对艺术追求的更高要求。简单地讲,在手指进行和弦下键时,首先需要有掌关节与手指的坚实、牢固的把握,有意识地掌控和调节每个手指的下键重量和下键高度,而且细心严谨地、在耳朵敏锐听辨的配合下进行很好地平衡和感觉,才能够有把握控制和弦每个音的相对整齐、步调一致,进而控制每一个和弦音的相对音量。

2. 和弦弹奏中的声部层次

由于和弦在钢琴作品中所起到特殊的和声功能作用,使得弹奏和弦时常常要突出强调和弦中某个和弦音的调性、色彩功能。同时,在和弦进行中常常伴随有大量的与和弦音同时进行的旋律音,为了更好地表现音乐,要着重强调控制这些和弦音,使它们发出的音响与上方旋律音有着完全不同的音色、音量与音质表现。由于钢琴作品的复杂多变性,使这一控制技巧实际成为每一位钢琴演奏者的毕生追求。可见,由一只手将和弦弹奏中的一个音或几个音以不同的力度表现出来,形成因力度的不同导致声音色彩上的差异,应当说是钢琴演奏中需要掌握的一种重要的音乐表现手段,也是较为难以把握的钢琴弹奏的技术技巧之一。直观地讲,控制这种技术可以通过手部重心的相应调节、转移,将手部重心运送到需要突出声部的手指上;也可以在手指下键时调节不同的高度来操控音量的强弱;还可以调整下键时不同声部层次音的时值长短与力度大小;下键时若使某一个手指触键位置略低于其他手指,通常这个手指的下键可获得较之其他手指更大的力量。

二、和弦弹奏中“松”与“紧”的辩证

弹奏和弦首先应当明确“放松”的概念,放松是所有钢琴演奏乃至器乐演奏的通用法则,但在钢琴和弦弹奏中有其特殊之处。

1. “松”与“紧”的相互关系

放松的表现形式是在活动的肌体中的一种较为自然的状态。在钢琴弹奏过程中的放松,则应强调是以瞬间的、局部的状态出现的。从人的生理机能来看,手指每一次触键的瞬间都会伴随着很短暂的相关肌肉群的紧张,而后即刻放松,再酝酿下一次触键。所以,每一次发出声音的动作过程,都是由支配这一动作的相关肌肉的收缩紧张和不相关肌肉的相对放松来构成的。这种动作循环往复,形成了一个从手指、手腕、手臂到肩、背乃至全身机体的协调作用的演奏状态。所以,在正常演奏状态中,所谓放松,实际上是一种“松”与“紧”的相互作用、相互调节、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相对于钢琴演奏的其他演奏技术技巧,由于在和弦弹奏中多个音同时发声的特殊性,手部常常为适应开张的和弦位置而呈现出一种五个手指完全伸展打开的状态,这种状态与手部原始放松的自然状态相比相差甚远。所以,在和弦弹奏中,“松”,有其特殊意义。我们常常见到一些弹奏者现场演奏时,在弹奏旋律及各种织体时尚能协调松弛,但当出现和弦音时就容易紧张、失控,这就是演奏者缺少深刻理解和弦弹奏与其他技术要点中调节放松状态的不同之处。

2. “松”中有“紧”和外“紧”内“松”

在弹奏和弦的过程中,“松”可以体现为针对每一个和弦指尖触发时来自于腰部、肩部、背部及手臂、手腕、手指一系列的力量协调状态,它的放松是意味着全身力量通过手臂输送向指尖的重任。当和弦发出强音时,就更需要产生于身体而聚集于手臂为一体的爆发力。这使得弹奏和弦需要肌体中有一个特殊的肌肉群体来维系和弦弹奏对力量的特殊需求。并且,针对于和弦弹奏的力量特点使得从小臂到手指的各个关节呈现一种更加积极紧张的状态,手腕、手指的紧张度与牢固度应达到空前。所以,这里的“松”中存在着多种“紧”的成分,应当说是全面的“松”和局部的“紧”;而“紧”则更不能理解为紧张,应为手部各个关节和手腕的牢固支撑,整体手型像搭起一个如同弓桥的支架,这个支架既不能僵硬也不能松懈,因为无论哪一个关节出现紧张都会导致这一环节出现传递力量的障碍,若能充分保证在触键的一瞬间将身体的力量通过手臂的调节直接传送通达指尖,就必须使传送力的通道中所有环节均通畅无阻。这就更需要手部外表坚挺的手腕和手部支架在内部随时要保持力的协调和通顺。

三、手臂的自然调节与重力的运用

1. 肩部的放松是手臂自然调节的前提

在钢琴弹奏过程中,从手臂通到指尖的力的相互作用形成一种人体肌能的杠杆原理系统。通过力的作用使琴弦发声后在体现音乐表现力的同时,需要弹奏者从身体躯干到指尖的力量传送均要摆脱不必要的肌肉紧张。弹奏者的腰部、肩部、肘部均要处于有效的位置且充分放松,使人天生所具备的身体肌能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弦音触发时肩部力的自如通畅使得手指的运动变得更加自如、更加精确,肘部在弹奏和弦时应随和弦下键的重力与爆发力的强弱来将手臂向身体两侧以不同的幅度进行调节,重力强度越大,双臂的调节幅度越大,反应出的动作表现更加外在;相反则强度越小,手臂的调节幅度也越小,所反应出的动作更趋于内在。因此,在和弦弹奏过程中,很好地利用肩关节的灵活性,利用手臂与手部的力的相互作用来使手部永远保持适度的调节尤为重要。

我们知道,肩关节在传送力的过程中进行的放松调节是与手臂、手腕、手指的相应连带调节分不开的。我们用五个手指在琴键上弹奏时,由于大指具有的特殊构造,使得大指下键时需要用手指的指夹侧面接触键盘,这种下键位置明显使手腕和前臂位置要偏低一些。但当我们使用二、三、四、五指触键时又需要将手腕和前臂的位置逐渐调整相应的高度,特别是五指位置,更需要手腕位置向五指位置的外侧进行特殊的调节。这都是为了在下键过程中手部肌肉处于运动状态下的自然放松和手臂传送重力通达指尖的需要。这时,手腕、手臂都要相应地作纵向和横向的手部重心调节。针对五个手指不同的天生条件与为适应这一条件而不断改善每个手指下键位置的动作特点,手腕、手臂无论从整体还是到细节,都必须进行适当的调适。即使最简单的五指位置弹奏也需要手腕、手臂的调节移动,它相对于较为复杂的和弦位置来讲,动作更倾向于手部的内在调节。总之,如果我们规定或限制了和弦下键时对手腕、手臂的自然调节,那么会造成力量传递的滞流,触键所发出的声音也会随之变得挤压、死板、僵硬。

3.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重力的运用在和弦弹奏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问题。在弹奏和弦触键发声的同时,手、手臂及身体给予琴键的爆发力使得琴体又返还给弹奏者一个反向的冲力,即反作用力。触键的作用力的大小直接反映出反作用力的强弱,此时手臂的自然放松、协调动作来为手指触键力量的传导提供了能量支持。同时使反作用力通过手臂、肘部向两侧调节使反作用力从肘部传达到身体之外,而不会使反作用力又通过手臂回到身体使弹奏者感到像被人向后推了一下似的。通过肘部向两侧的调节,反作用力即被充分抵消了。所以手臂的自然调节可产生多功能效果,使得每一个弹奏过程都贯穿于力量传送的良性循环之中。

四、手腕的“中转”与手指的坚固

和弦弹奏中,手腕的支撑与调节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考虑手腕在弹奏中的作用,大多集中在松弛协调和重心转移等方面,但在和弦弹奏中,手腕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以支撑的状态而形成一个力量中转,将身体、肘、臂的力量传递给指尖。

1. 手腕的支撑是传送重力的关键

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把手指按照和弦位置摆放,当手腕呈松弛状态时,我们从弹奏者身后向前推一下他的双肩,可以发现,我们向前推动的力量无法传送到弹奏者的指尖;相反,当弹奏者将手腕适当地调整后,在手腕保持较为坚挺的状态下,就明显会感受到从身后推动过来的力量一下就运送到了手部,手指尖有着明显的触压感。同样办法,我们以手腕坚挺状态下的方式来弹奏和弦,也会发现,随着和弦下键给予力量的不同,使得和弦发出的声音有着明显的改变,力量的大小与声音强弱幅度成正比。

这一现象可以说明,手腕在弹奏和弦过程中,因为手腕是一个活动的关节,首先应力求手腕在和弦连接之间的间隙中调节放松。而在和弦触键发声的一刹那,手腕又应当相对固定和坚挺,通过腕部肌肉适当的紧张和收缩使手腕起到一个支撑作用,这个支撑实际就是力量的“中转”,是在力量通过手腕的支撑传递给指尖,再通过指尖传递给琴键至击弦机后才发出声音。所以,手腕支撑力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变化,积极的体验和感受手腕的支撑对传力和发声的作用,并在弹奏过程中自觉地运用手腕这一中转作用的变化,对于我们寻求和弦弹奏中多变的和声色彩和力度层次变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2. 手腕在和弦弹奏间隙的调节

在实际的和弦弹奏中,由于对放松的曲解,手腕在手指触键的同时缺乏正确的支撑和调节,呈现一种松垮懈怠的状态。同时,在和弦触键后手腕又不能利用和弦之间的间隙迅速调整放松。这样常常会导致手腕出现多种晃动和许多变型的多余动作,使得手腕及手臂不必要紧张的肌肉也随之紧张起来,弹奏声音也变得僵硬、虚浅。这样,紧张的手腕不但不能帮助传送重力,反而会造成整个手臂上悬,手指下键重量不能到底,下键声音不能通透。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手腕在弹奏每一个和弦时不能牢固地支撑,之后又不能调节内在的松弛,这样逐渐积累使手腕越来越紧,以致最终完全处于紧张状态所致,这种情况是与手腕的“中转”作用完全相斥的。另外,造成手腕紧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手指缺乏承受力、支撑能力的情况下,手腕常常会帮忙。所以,如果手指没有坚实、牢固的站立和支撑,手腕的“中转”则无法进行。

3. 手指与掌关节的坚固

手指在琴键上,同我们人体站立姿势很相似。人体站立时,双腿的脚踝关节、膝关节及髋关节都应有足够的支撑力,否则无法托起身体的重量。那么手指在和弦弹奏中更加起到把力量传递到琴键中的传导重力的支撑作用。可以说,没有手指的支撑传力,任何弹奏动作都失去了意义,手指的支撑是顺利完成和弦弹奏技巧的前提。

从人体的特点来看,人体双腿的长短、粗细、受力是较为均等的。但十个手指,无论是粗细长短还是动作状态都各不相同,那么手指的站立支撑也就不像身体双腿站立来得那么容易了。由于手部整体的结构特征在弹奏和弦时使得手指的大指、小指同二指、三指、四指的站立方式完全不同。当某个手指独立发声时,我们都可以根据每个手指的位置调节指尖的触键点和跟随这一位置的重心倾向。但在弹奏和弦时,则需要几个手指同时触键、同时站立,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每个手指的站立角度和站立姿势。所以相对于其他弹奏技巧,手指应更加具有明显的聚合性和坚固性,这种坚固性更突出地体现在手指的第一关节和掌心关节上。在手指训练中,强调手指第一关节的坚固和掌关节的牢固尤为重要。因为掌关节是手指尖发力的一个最关键的支点,有了这一牢固的支点,可以大大削弱因手指的粗细长短所造成的受力不均匀的差异。掌关节的整体支撑效果,从某种角度上讲成为每一个手指下键力量的后方基地,哪一个手指需要更多的力量支持,掌关节因有了手腕的重心调节可以随时对它有所倾向。所以,弹奏和弦可以通过掌关节和手腕对力量的调节进行手指重力的调整。

综上所述,和弦弹奏技术在钢琴演奏技术技巧中,针对演奏者,因和弦弹奏发声的方式较为独特,相对其他钢琴弹奏技术种类,触键与随之引发的一系列技术都要进行一些调整和改变,有的调整通过人体机能的下意识反应可以完成,但更有一些需要科学的判断和引导与艰苦的磨炼才能完成,若失去这些必要的技术调整,和弦弹奏将很难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根纳季•齐平.演奏者与技术[M].董莉莉,焦东建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卡尔•莱默尔,瓦尔特•吉泽金.现代钢琴演奏技巧.姜丹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约瑟夫•迦特.钢琴演奏技巧[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但昭义.钢琴教学与辅导[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9.

求翻译 :参考文献:钢琴演奏技巧 〔匈〕约瑟夫迦特 刁绍华 姜长斌译 人民音乐出版社)

Reference: the piano playing skills (Hungary) translated by Joseph Diao Shaohua Jiang Changbin, the people's music publishing house)

钢琴演奏技巧的作者 迦特 名字的英文拼法是什么?

著名的匈牙利音乐家 约瑟夫·迦特,匈牙利布达佩斯国立李斯特音乐学院钢琴教授。他总结历史及当代钢琴演奏家的经验并结合自己长期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成果撰写此书,1954年出版后即获国际钢琴界好评,被翻译成德、俄、英等文字。

《钢琴演奏技巧》国内是1978年10月由刁邵华、姜长斌翻译自1957年匈牙利布达佩斯科尔文诺出版社的俄文版,人民音乐出版社于1983年3月出版。目前未见此书英文版,查找手边几本国内外音乐词典也未有其人的介绍。

中文的“迦”是多音字,我过去不知这字怎么读。今天特意查看了人音版此书内页上影印的1957年俄文版的作者名和书名,原来”迦“字俄文发音为“嘎”(ga),也算是有一点收获吧 。  附图如下——

                 

               

弹钢琴应注意什么?

那么,什么是弹奏钢琴的正确姿势呢?对于初学者来说。钢琴弹真的正确姿势还是有其要求的、它包含以下一些具体内容。弹奏钢琴的正确姿势要在自然、放松的基础上使坐势、脚支点、于支点三个重力支点的平衡、协调。以求最终服务于手在弹奏时力量运用的准确和力度色彩变化的敏锐,有利于演奏技巧的发挥和艺术表现的白如。而三个重力支点的平衡协调则问坐势高度。坐位置与钢琴的距离,手和脚的正确放置等密切相关、只有摆好这三个重力支点的关系,才能求得适应演奏需要的正确姿势。琴凳高度至关重要出于少儿年龄不—,个头高矮各异,躯干和手臂比例不问(实际上成年人也—样),要适应—个固定高度的钢琴,只能靠坐凳的不同高度来加以调整。因此,坐凳高度足影响弹奏姿势正确与否的关键因素之—。匈牙利钢琴家约瑟夫·迦特告诫说:“直到现在,仍有许多人轻视地势高低的意义。但实际上。坐姿高度对一个钢琴家在弹奏技巧方面产生的影响,并不亚于小提琴家如何持琴。”

由于我们是以变化的人(正在发育成长的孩子成生理长势各不相同的人)去适应不能变化的琴,因此,不可能有每一个坐凳高度的统一标准,却有一 个确定坐势高度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坐凳的高度应以孩子坐上琴凳,双手置于琴健时,肘部与健面基本在一个平面上,自然下垂于手侧身的上臂与肘部形成略大于90度的钝角为宜。这种状态有助于手指完成各种技巧。在制作和调整琴凳时。如果过高一定要调换或锯掉,过低则应加垫硬物(不可用软垫),使坐势高度适合以上要求。不可忽视踏脚凳(脚垫)幼儿习琴时,会出现坐势高度合适而脚不着地的情况。这样孩子的身体没有稳定的支撑点,极易引起紧张为了保持平衡,有时不得不“扶持”钢琴,增加了手指的负担:推动支点的躯干的活动变得没有把握、还十分不利于力的运用,会酿成不良的弹奏姿势。幼儿和高度不够的儿童都必须使用踏脚凳。踏脚凳高度也要讲究,尤其不可过高过低会造成重心后仰。不利于力传送到指尖。掌握踏脚凳适宜的高度是:在孩子坐稳之后,视其大腿根到膝盖处略呈坡状下斜。琴凳和踏脚凳的高度还应根据孩子发育成长的变化,腿、脚、臂长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以保持正确的坐姿,如何确定坐位同钢琴的最佳距离正确掌握琴凳的置放距离是保证弹奏姿势正确的又—关键问题。琴凳置放距离因人而异,主要根据各人的臂长来定。理论上,坐位间钢琴的最佳距离以既保证手臂上下两部分能灵活动作,又保证身体可做前后左右的自由运用为宜。坐得太近,身体贴近钢琴,手的活动受限制,躯干失去活动余地;坐得太远,伸直胳膊弹琴,既不自然又不方便,还耗费力气。

可供家长掌握孩子坐位距离的具体要点是:让孩子坐上琴凳。双手放在键盘上、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掌握确定坐位距离的标准,需要我们的家长能针对孩户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以做必要的调控。踏脚凳的置放适当,以膝弯处的角度不小于直角,双脚略自然前伸为宜。坐凳深浅有讲究前面讲到三个重力支点的平衡协调关系。其中坐位足身体重力的主要承受点。在钢琴演奏中它还是移动重心的立足点。当弹奏需要更大力度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以坐位为支点的躯干的倾向传送出身体的重力。反之,也可以灵活地撤回重力。因而,坐位必须保证身体自由倾向的灵活性。这—点需要以坐凳的深浅来掌握。家长们应注意不能让孩子像坐沙发或靠背椅那样坐在琴凳上。也就是说,坐凳不宜太深。坐得太深、首先会妨碍脚的支撑作用。躯干没有双脚的支撑。活动会失去稳定性,而变得没有把握。再则。坐得太深使身体重心全部移到座位上,弹奏易失去平衡,造成紧张。身体的自由倾向受阻会妨碍力量的传送。我们需要身体的重心前移躯干略向前倾,支撑点放在脚上、以便弹奏需要时,移动重心,将重力运送于指尖。为此,坐凳宜稍浅一些。当然,也不能坐得过浅。如果坐在凳缘边,又会使身体的大部分重量落在双脚上,而无法调整重心,弹奏音域较宽的曲子时容易失去平衡。弹奏的不良姿势和弹奏姿势中存在许多怪形象,怪动作。并且养成习惯,很难去除。不仅外观不美,更重要的是不良姿势所得致的紧张和僵硬会危及正确演奏。孩子学琴伊始就必须注意防止和纠正。比如:弓腰驼背。大多出于坐凳过高造成。是极其不雅观的—种弹奏姿势。端肩吊臂。这是极其紧张的—种不良姿势,对力量的运用危害极大。坐登过低容易造成这种毛病。绞脚绕腿。常见不用脚垫的孩子弹琴时,把脚绞在一起,使本来身体欠缺支点的情况。更加严重化。若遇音域较宽的时,身体倾斜而无支撑。会因重心不稳歪倒下去。僵硬直立。这可能出现在坐凳过深的情况中,伸直胳膊,紧张僵硬。人琴分离,运力不畅。无法灵活自如地适应弹奏要求。弹琴中,有的孩子还懒散地跷起“二郎腿”;有的过多摇晃和扭动身体;有的还有咬嘴唇、伸舌头等不良习惯。所有这些弹奏中出现的不良姿势和不良动作习惯,首先必将直接影响正常的弹奏;其次,钢琴演奏是—门表演艺术、不能忽视其直现的美感。因此,从孩子入门学琴起,家长应在孩子练习中,坚持培养正确的弹奏势。

关于手型,钢琴弹奏的第—线工作是由手指完成的。根据人手的生理形态和乐器制作的键盘结构形态,必然产生出适应弹奏需要的手指触键的态势。这就足我们通常所谓的“手型”。正确手型的根本概念与一般概念正确手型并没有一个绝对概念。苏联钢琴家伊贡诺夫指出“几乎任何一种手的姿势都可以说得通,只要是这种姿势合适,符合于的构造,符合音乐组成的高低起伏,更主要的是不破坏动作的统一。”客观上钢琴演奏中没有某种固定不变的手的姿势——手型。每一首新的乐曲都会产生新的任务,对手的弹奏姿势有所影响和要求。不问的钢琴家演奏同—首乐曲时手的姿势也会是各种各样的,由此可以说没有—种绝对的正确手型模式,也没有一种一成不变的固定手型模式,对适应音乐表现需要的任何演奏手型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应该说。这是关于正确手型的具有根本意义的概念。然而,对于初学钢琴的孩子。正处在学习钢琴演奏的基础阶段,我们又非常强调培养—种正确的基本手型。这是因为,为适应钢琴键盘的排列结构和弹奏技巧,需要人的手和手指具有—种有利于弹奏动作和弹奏力的运用与传送的正确状态。这种状态要最符合人丁的天然长势和手指动作的生理机能。于是,我们把这样一种于的弹奏状态叫做基本手型。我们在入门和基础阶段强调的所谓正确手型、就是从特定阶段意义上广讲的一般概念,不可视为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我们希望家长们了解这一点因为,我们希望大家不要把某种手型,或者说某种基本手型视为一种绝对的东西,认为只有某一种手型才是正确的。不应同正确手型的概念混淆或对立起来。这种概念的区分非常重要。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再回过头来具体地讲正确的基本手型的基本要求,就不至于产生误解和形成错误概念了。

手型的基本要点:

1、手指自然弯曲、同手掌—起构成—一个半圆形,呈空握球状球状;

2、掌骨关节(通常称第三关节)及所有手指关节都应凸起。应避免和纠正最易出现的手指第一关节和第三关节(指掌关节)塌陷呈凹状;

3、手指应自然分开原则上刚好—个指头对准—个琴键;

4、整只手(从整个前臂到手)应以水平位置摆在琴键上、应使手指摆正,与琴键排列平行、大指应同样放在琴键上面;

5、手指触键的基本位置应取在白键与黑键距离的约三分之一处。当触按黑键时,整只手应向黑键位置前挪,手指应弹奏在黑键前端位置。

法国著名钢琴家玛格丽特·隆说:“人的手特别理想地适合于弹奏琴。”反过来也可以说,这是由于钢琴的设计制作特别适应了人手的自然条件。不足吗?将—支文完全放松的于放上琴键、几乎就是我们上面所述的基本手型形状。这实际上仅仅足—种非常自然的适应。我们不必把弹钢琴的基本手型看成时太困难的事。不良手型的形成与纠正放松的双手摆上琴键就八九不离十的符合基本手型形状,但正确手型并非仅指—种静止的外形,它包含了在弹奏过程中、要能够利用正确手型创造的科学合理条件来操作弹奏动作和运用力量。它还要求弹奏钢琴的正确手型内部具有必须的手的张力、手指的支撑力和手指正确的挥动动作能力等。这样,运用正确基本手型进行弹奏当然就不会像摆—个手型样子那么容易了。幼儿术经训练的柔弱小手在不具备弹奏需要的肌肉能力时、极易形成弹奏手型的不良姿势和不良动作习惯。对种种不良手型。不在此一一例举。概括起来。不良的手型主要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是指甲关节(通常称第—关节)和指掌关节塌陷呈凹状,这个问题的主要危害足影响力的传导、不能获得正确的发音、以后会影响到手指快速跑动;二是出于弱指的软弱使它们在站立和弹奏时会产中某些手指的多余动作和多余紧张。它可能表现为某些手指相互依靠、或某些手指伸直、卷曲等。这会直接影响正常弹奏,造成弹奏的不均匀、僵直中硬和能量的浪费。纠正不良手型主要依靠加强手指的独立支撑能力来解决。用一个极普通的例子可以说明:凡站立有困难或缺陷的人、走路的姿势必定不正常,出怪相。手指也是一样,只有当肌肉能力发展到每个手指不依赖其他手指帮助而独立支撑,不牵动其他手指产生多余动作和多余紧张而独立动作时、基本手型就形成并真正得到了巩固。

弹钢琴最重要要掌握几个要点?

人们常说:“站要有站像,坐要有坐像”,就是说无论干什么事,包括最起码的站立、坐势也要讲究正确、自然的姿态。弹钢琴也要有正确的姿势。我们要感谢钢琴乐器的发明者和制造者为钢琴演奏提供的最符合人体生理自然放松形态的演奏姿势;人可以以最轻松的状态坐着,以肩、臂、肘、腕自然放松的状态进行演奏。 那么,什么是弹奏钢琴的正确姿势呢?对于初学者来说。钢琴弹真的正确姿势还是有其要求的、它包含以下一些具体内容。弹奏钢琴的正确姿势要在自然、放松的基础上使坐势、脚支点、于支点三个重力支点的平衡、协调。以求最终服务于手在弹奏时力量运用的准确和力度色彩变化的敏锐,有利于演奏技巧的发挥和艺术表现的白如。而三个重力支点的平衡协调则问坐势高度。坐位置与钢琴的距离,手和脚的正确放置等密切相关、只有摆好这三个重力支点的关系,才能求得适应演奏需要的正确姿势。琴凳高度至关重要出于少儿年龄不—,个头高矮各异,躯干和手臂比例不问(实际上成年人也—样),要适应—个固定高度的钢琴,只能靠坐凳的不同高度来加以调整。因此,坐凳高度足影响弹奏姿势正确与否的关键因素之—。匈牙利钢琴家约瑟夫·迦特告诫说:“直到现在,仍有许多人轻视地势高低的意义。但实际上。坐姿高度对一个钢琴家在弹奏技巧方面产生的影响,并不亚于小提琴家如何持琴。” 由于我们是以变化的人(正在发育成长的孩子成生理长势各不相同的人)去适应不能变化的琴,因此,不可能有每一个坐凳高度的统一标准,却有一 个确定坐势高度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坐凳的高度应以孩子坐上琴凳,双手置于琴健时,肘部与健面基本在一个平面上,自然下垂于手侧身的上臂与肘部形成略大于90度的钝角为宜。这种状态有助于手指完成各种技巧。在制作和调整琴凳时。如果过高一定要调换或锯掉,过低则应加垫硬物(不可用软垫),使坐势高度适合以上要求。不可忽视踏脚凳(脚垫)幼儿习琴时,会出现坐势高度合适而脚不着地的情况。这样孩子的身体没有稳定的支撑点,极易引起紧张为了保持平衡,有时不得不“扶持”钢琴,增加了手指的负担:推动支点的躯干的活动变得没有把握、还十分不利于力的运用,会酿成不良的弹奏姿势。幼儿和高度不够的儿童都必须使用踏脚凳。踏脚凳高度也要讲究,尤其不可过高过低会造成重心后仰。不利于力传送到指尖。掌握踏脚凳适宜的高度是:在孩子坐稳之后,视其大腿根到膝盖处略呈坡状下斜。琴凳和踏脚凳的高度还应根据孩子发育成长的变化,腿、脚、臂长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以保持正确的坐姿,如何确定坐位同钢琴的最佳距离正确掌握琴凳的置放距离是保证弹奏姿势正确的又—关键问题。琴凳置放距离因人而异,主要根据各人的臂长来定。理论上,坐位间钢琴的最佳距离以既保证手臂上下两部分能灵活动作,又保证身体可做前后左右的自由运用为宜。坐得太近,身体贴近钢琴,手的活动受限制,躯干失去活动余地;坐得太远,伸直胳膊弹琴,既不自然又不方便,还耗费力气。 可供家长掌握孩子坐位距离的具体要点是:让孩子坐上琴凳。双手放在键盘上、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掌握确定坐位距离的标准,需要我们的家长能针对孩户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以做必要的调控。踏脚凳的置放适当,以膝弯处的角度不小于直角,双脚略自然前伸为宜。坐凳深浅有讲究前面讲到三个重力支点的平衡协调关系。其中坐位足身体重力的主要承受点。在钢琴演奏中它还是移动重心的立足点。当弹奏需要更大力度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以坐位为支点的躯干的倾向传送出身体的重力。反之,也可以灵活地撤回重力。因而,坐位必须保证身体自由倾向的灵活性。这—点需要以坐凳的深浅来掌握。家长们应注意不能让孩子像坐沙发或靠背椅那样坐在琴凳上。也就是说,坐凳不宜太深。坐得太深、首先会妨碍脚的支撑作用。躯干没有双脚的支撑。活动会失去稳定性,而变得没有把握。再则。坐得太深使身体重心全部移到座位上,弹奏易失去平衡,造成紧张。身体的自由倾向受阻会妨碍力量的传送。我们需要身体的重心前移躯干略向前倾,支撑点放在脚上、以便弹奏需要时,移动重心,将重力运送于指尖。为此,坐凳宜稍浅一些。当然,也不能坐得过浅。如果坐在凳缘边,又会使身体的大部分重量落在双脚上,而无法调整重心,弹奏音域较宽的曲子时容易失去平衡。弹奏的不良姿势和弹奏姿势中存在许多怪形象,怪动作。并且养成习惯,很难去除。不仅外观不美,更重要的是不良姿势所得致的紧张和僵硬会危及正确演奏。孩子学琴伊始就必须注意防止和纠正。比如:弓腰驼背。大多出于坐凳过高造成。是极其不雅观的—种弹奏姿势。端肩吊臂。这是极其紧张的—种不良姿势,对力量的运用危害极大。坐登过低容易造成这种毛病。绞脚绕腿。常见不用脚垫的孩子弹琴时,把脚绞在一起,使本来身体欠缺支点的情况。更加严重化。若遇音域较宽的时,身体倾斜而无支撑。会因重心不稳歪倒下去。僵硬直立。

钢琴演奏技巧约瑟夫加特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