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钢琴保养正文

弹钢琴的动作(伯牙弹琴时的动作描写?)

admin 钢琴保养 2023-07-11 20:00:36 0

钢琴手势口诀?

在训练之前首先要身体平稳,肩膀高低一致,坐在琴凳的前半部分,手掌呈握球状,让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腕,手腕带动手掌,手掌关节和手指灵活配合才能轻松的让手指落在琴键上。

口诀一,手腕平行,手指上下行:

手腕在演奏时要保持左右平行移动,尤其在穿指或转手时更要注意动作规范,同时手指在琴键上的一起一落是自然而有弹性的,不要用手滑过琴键,而是垂直的上下移动。指法规范是为以后练习连弹或断奏打基础,所以很重要。

口诀二,不折指,不砸键:

折指一般是指手指软而无力,像成人的小拇指或儿童的手指在弹奏时都会有无力感,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触碰琴键时不要弯曲的将手指躺在琴键上,要坚韧有力的按下去;相对的砸键比较好理解,是手指过于用力的敲击琴键,声音听起来刺耳生硬。所以我们在练习时要掌握力度和节奏。

弹钢琴的时候力度不够和手指总是翘起来怎么办?

手指独立性训练还是很重要的。

因为,无名指大部分肌肉与中指共用,只有一点是独立的,对于不是从小弹琴的人,这块肌肉基本得不到锻炼,应该强化锻炼。

小指的独立肌肉在手外侧,对于不是从小弹琴的人,一般用得也少,也需要锻炼。

你想动这两根手指,还想保持其他手指处于放松状态,就得加强这两块独立肌肉的训练啊,否则再转手腕,在挪手臂,只是变相补偿力度缺失而已,对于放松和灵活性又有什么用呢?

至于很多人说的我们手天生就能弹琴,关键是要姿势正确,肩臂手放松,道理没错。正如是个会骑自行车的人就能学会骑公路车一样,但要想发力均匀,不受伤病困扰,除了做fitting调整骑行姿势,加强腰部,背部,臀部这些平时活动量小的肌肉的训练也很重要。

以下是训练方法,亲测有效。

第一,可以练哈农46条前6小节,每天多练几遍。

第二,平时在桌上摆出弹琴手型,注意稍提腕,按照5-4-2-1顺序,用手指敲桌子,做到声音均匀,越快越好。

第三,还是在桌上摆出手型,不停的抬小拇指敲桌子,小拇指抬起来时,要有意识的往内收,像握拳时的状态,抬的越高越好,速度越快越好,敲的越响越好,练的越酸越好。要注意其他四指始终轻贴桌面,保持住手型。

更要特别注意的是,练习时不能有翻指问题,要不白练了。

第四,用上述办法练习无名指。

伯牙弹琴时的动作描写?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破琴”,把琴摔碎。“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这里指伯牙把钟子期当做他的知音。“复”,再,重新。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黯然神伤,毅然决然地“破琴绝弦”,这是何等悲壮而又感人的行为!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令人动容。千百年来,“知音”典故不但在华夏大地传为美谈,而且名扬海外。

钢琴家朗朗弹琴时的姿态动作那么大,是为什么?提高音乐的表现力吗?

弹钢琴摆动身体,是投入忘我的表现,可更好的控制强弱,郎朗浮夸和儿时畸形学琴有关

当我没学钢琴的时候,也不理解为什么郎朗弹钢琴那晃动,表情浮夸如同疯魔的表演方式,但是学了钢琴之后,自己也开始在琴谱视奏的连线强弱关系之中摆动身体,突然意识到弹钢琴身体摆动、略带一点摇头晃脑,实际上是学习钢琴水平技术导致的必然结果。

钢琴水平的提升,本质上是我们对于演奏细节的把控能力提高。从启蒙入门的点按断奏,到长线连奏,到重力度切分,还有弱进、渐强、渐弱等等技术要求,都是在锻炼我们演奏钢琴时对于钢琴的把控能力。而其中的核心是我们的手指。

当所有的演奏细节都由我们控制手指的手掌手背肌肉来完成的话,会造成我们手指的肌肉劳损,练不到半个小时就会非常疲惫。所以,正确的练琴都会要求腕部固定,连接重视小臂、大臂。由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腕,进而控制手指。确保我们的演奏状态一直处于人体的自然状态。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小臂、大臂的肌肉分担控制演奏细节的机能,让羸弱的手指肌肉在健康状态下锻炼,完成对于钢琴力度的把握,这样做演奏会非常自然,同时可以很好的锻炼手指机能和小臂、大臂的协调性。

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到第一点:弹琴时演奏者并不是单单由手指完成演奏,而是整个手臂,包含大臂、小臂、手腕、手掌一同参与。

那我们在将基础的发力点确定在手臂上,我们可以试着动一动手臂,自然状态下,手臂移动的同时,肩部肌肉、背部肌肉都会协同运动,减缓手臂的发力负担。这和手指发力,手臂参与的逻辑是一样的。我们的移动手臂,不会单独只动手臂。人体是一个协调系统,所以当手臂开始参与演奏,我们整个上半身都已经进入了演奏的状态。当我们按下琴键的时候,我们的上半身已经开始一同工作发力。

那钢琴的演奏者如何来控制演奏细节的发力强弱关系呢?最佳答案是——摇晃。当我们要猛然发力往前跑的时候,会下意识往后退一步。当我们要猛踹一脚时,同样需要单腿后撤蓄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弹钢琴也是一样的,钢琴演奏强弱的“弱部分”,是比较抽象,很大程度是由我们身体前后更具节拍晃动的幅度来控制。

当是重切分时,我们的手臂和肩部肌肉会猛然发力,连带着我们整个身体的轻微抖动。而当时是渐弱时,我们的就很难控制,一般情况下,会身体前倾来让自己注意演奏的力度控制,这就晃起来了。

那为什么演奏钢琴的人身体晃动从头晃到尾?答案是:因为节奏是永不停止的,曲子没完,节奏不止。节奏这个东西,是钢琴演奏之中最重要的核心,他连接着一切的标准和强弱概念的环境。一切的强弱关系,手指机能的服务对象,都是在节奏的大前提下完成的。

弹钢琴的动作(伯牙弹琴时的动作描写?)

节奏天生具有另一层强弱关系,四四拍的强、弱、次强、弱。四三拍的强、弱、弱。这都是固定好的,这种固定强弱是一种基础,什么意思呢?就是曲谱之中没有任何强弱的标记时,我们都需要来满足基本的节奏强弱。当有额外的连线时,我们更是要及时反应完成强弱的改变。

晃动身体,可以给我们演奏者提供一个和节奏同时进步的联动性,简单说就是投入感。身体晃动是古典钢琴演奏者和节奏的联动桥梁,大白话就是忘我。当你的注意力全部在五线谱的视奏和演奏之中,身体会不由自主的晃动,这是演奏者的自然状态。因为演奏古典钢琴,真的很忙。要处理的细节很多很多,你根本不会去注意和演奏无关的事情,而晃动身体是身体下意识的选择。

郎朗的剧烈晃动关键——踏板、曲目难度

和我这种业余学钢琴的爱好者不同,当我们把目光放在郎朗等顶级钢琴演奏家身上时,事情就变得更为职业化和细节化。我们简单以郎朗演奏李斯特《钟》的桥段为例,管中窥豹。

郎朗身体晃动最为巨大的桥段是在《钟》结尾的部分,这里是整个曲子的高潮,踏板的使用量猛然剧增。踏板是钢琴底部用来控制延音、强弱、混响的功用,不同时琴键由手指演奏,踏板是由脚来完成控制的。

我们再度回到发力上,当我们要登山迈脚时,发力点一定是后脚,后脚作为支撑点前脚才迈得出去。当我们坐着的时候要踩一个东西,我们的身体同样会开始晃动,不晃动的话,踩踏的力度会非常羸弱。

职业钢琴演奏者,他们对于力度的控制和要求,和情感、色彩是统一。当整首曲子来到最高潮的爆发的时候,踏板对于郎朗而言,那几乎等同于F1赛场上的赛车油门,那是要猛踩到底的。而且不同于赛车油门不放,钢琴的踏板是需要一小节一放。

踏板的演奏方式是踩、放、踩、放、踩、放、踩、放。他的踩和放的时机,必须和节奏吻合,而且还有在节奏吻合的前提下完成对于强弱的控制。而踏板不是一个,而是足足有三个。而演奏的核心是,踏板只是钢琴按键的一个混响附庸。一切的踏板都是要在满足钢琴基础演奏的前提下完成。这里古典钢琴的演奏难度已经可见一斑。

当越发猛踩踏板,力量的持续需求越大,单单靠腿部肌肉是不够的。而且连续的踩踏,发力,收力,身体会不由自主进入晃动状态。这种连续的踩踏要求,是有曲谱确定的。

李斯特的《钟》,李云迪弹同样也晃,阿格里奇弹也晃、基辛弹也晃,郎朗弹自然也是晃的。但是郎朗和李云迪、阿格里奇、基辛不同的是,郎朗喜欢演奏高难度的曲目,或者是高难度曲目就是郎朗的标签。越高难度的曲目,对于力度的强弱考究就越难。所以郎朗一出场就是天花板级别的超难曲目,晃动对于郎朗而言,是他保持超高技术水平的方法。

李云迪的曲目难度相比于郎朗,明显不在一个档次,而且更低的曲子李云迪容易出错。这就是缺乏保证自身水平能力的方法。恰恰郎朗是具有的,晃动越狠,头甩的越猛,他的水平反而会维持在超高水平,不会下降。因为一旦下降,郎朗就晃不起来,头也甩不来。

晃动也是的技巧和蕴含个人风格的,这就涉及到每一个职业钢琴演奏家的性格、手法、能力。恰恰郎朗的性格,风格,都是趋于“我就要弹的溜,我就要弹最难的曲子”,晃动对于他的意义和演奏风格,明显比其他人更为明显。

但是晃动归晃动,郎朗的表情浮夸还是要讲一讲,那和技术手法没有太多关系,而是和郎朗的儿时畸形遭遇有关。

郎朗的狼爸

郎朗是一个从小被当做梦想替代品的寄托者身份和他父亲相处的。他父亲的二胡演奏家梦想破裂后,就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培养郎朗身上,辞退了工作,带着不过八岁的郎朗北漂。全家人的收入全靠郎朗母亲支撑。

一个没有工作的父亲,带着孩子北漂,怎么听都不靠谱,都有一种没有后路的绝境感。在这个环境下,郎朗的时间几乎就是在父亲的监视下读过练琴的岁月。当郎朗被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拒绝教学后,郎朗给学校当伴奏晚回两小时后,郎朗的父亲给郎朗说出了这样的言论:

“你没有理由活下去了,只有S才能拒绝问题。”

“不吃药,那就跳楼。你先S,我后S。”

在这样一种畸形的父子关系培养下,郎朗是非常缺乏童年的快乐。久而久之,郎朗可以获得的成就感、乐趣、他人的赞许、肯定源头,只有钢琴。很显然,郎朗的性格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但恰恰最该热闹的年龄缺成为了练琴的机器。好在郎朗的天赋足够,好在郎任国够狠,郎朗才走出头来。这个迈克尔杰克逊的遭遇如出一辙,都是用童年换的。

所以当下,郎朗略带浮夸、略带一点小得意、喜欢炫技,演奏曲目超难的风格我个人认为有一定必然联系。但是如此一个小得意的演奏家,恰恰是给古典钢琴这种暮气沉沉的环境带来了新鲜的生机。这种浮夸和古典配合起来,未尝不可。

钢琴每个手指按哪个键?

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手指弹一个琴键,但是由于一共只有十个手指,而需要弹的音远不止十个,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手的位置才能弹到需要弹的音。乐谱当中音符旁边的1就表示这个音符用拇指弹奏,2就是食指,3就是用中指演奏,4就是用无名指,5就是用小指。在一些跨度比较大的乐曲当中指法是比较灵活的,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因此一般情况下弹钢琴时,把左手的拇指和右手的拇指,放在钢琴中间C调的琴键上,然后手指依次排开,一个琴键对应一个手指,右手的的食指对应中音2,也就是D键,中指放在中音3的位置,无名指放在中音4的位置。

最后把右手的小指放在中音5的位置。左手和右手相反,也是一个琴键一个手指。左手食指放在低音7的位置,中指放在低音6的位置,无名指放在低音5的位置,小指放在低音4的位置。

在弹奏钢琴时,一般动手腕的情况较少,都是通过动手臂调整手的位置,另外手的两端即拇指和小指的跨度也决定了能弹的音的范围。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