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钢琴知识正文

经典钢琴曲欣赏视频(经典钢琴曲欣赏视频大全)

admin 钢琴知识 2023-02-21 06:29:30 0

世界十大钢琴名曲

世界十大钢琴名曲有:《梦中的婚礼》、《致爱丽丝》、《水边的阿狄丽娜》、《悲怆奏鸣曲》、《杜鹃圆舞曲》、《给爱德琳的诗》、《蓝色多瑙河》、《雨的印象》、《爱的纪念》、《蓝色的爱》

1、《梦中的婚礼》

歌曲原唱:理查德·克莱德曼,谱曲:保罗·塞内维尔,奥立佛·图森

音乐风格:钢琴曲,country,演奏者:理查德·克莱德曼

《梦中的婚礼》法文原名为“MARIAGE D'AMOUR”,直译过来应该是“基于爱情的婚姻”,“爱人的婚礼”这种译法更接近其本意。

这首曲子是法国作曲家及音乐制作人保罗·塞内维尔(Paul De Senneville)和奥立佛·图森(Olivier Toussaint)为理查德·克莱德曼量身定制的,出自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水边的阿狄丽娜》。带有一点忧伤。

2、《致爱丽丝》

中文名:致爱丽丝,编曲:阿弦,音乐风格:钢琴曲

监制:黄冠豪,专辑:献给爱丽丝

这首歌是阿弦第一张专辑的同名主打歌曲,也是阿弦与九零后作家陈奇妙真正意义上合作的第一首歌曲。这首歌的创作其实是重新演绎贝多芬的古典名曲《献给爱丽丝》,给这段充满传奇的故事注入了新的血液;

歌词华丽之中隐藏着沧桑,非常自然,非常具有灵性与魅力。作曲与编曲则全部由阿弦一个人完成,间奏改编自贝多芬的同名名曲《献给爱丽丝》。曲风优雅,节奏感强,耐听度非常高。这首歌虽然是陈奇妙与阿弦的第一次合作,但是词曲的默契度非常高,深得歌迷喜爱。

3、《水边的阿狄丽娜》

制作人:保罗·塞内维尔Paul de Senneville,奥利佛·杜桑Olivier Toussaint

专辑歌手:理查德·克莱德曼Richard Clayderman

音乐风格:钢琴曲,获得奖项:金钢琴奖

阿狄丽娜来自于希腊神话的故事。希腊神话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孤独的塞浦路斯国王,名叫皮格马利翁(Pygmalion);

他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少女,每天对着她痴痴地看,最终不可避免地爱上了少女的雕像。他向众神祈祷,期盼着爱情的奇迹。他的真诚和执着感动了爱神阿芙洛狄忒(Aphrodite),赐给了雕塑以生命。从此,幸运的国王就和美丽的少女生活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4、《悲怆奏鸣曲》

编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音乐风格:钢琴奏鸣曲

悲怆奏鸣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于1798-1799年初创作的,该作品阐述了贝多芬二十八九岁时对于生活的记录;

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可以说是完美的音乐典范————它是日记式的生活状态的反映,而贝多芬在他的音乐声中告诉我们,他已超越了现实,摆脱了尘世的困苦,在精神上他是胜利者。

5、《杜鹃圆舞曲》

作曲家:约翰·埃曼努埃尔 ·约纳森,音乐风格:钢琴奏鸣曲

《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翰·埃曼努埃尔 ·约纳森(Johan Emanuel Jonasson,1886-1956),少年时代曾在斯维亚工兵团军乐队担任小号手,后又常在斯德哥尔摩的电影院里为无声电影配乐。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也是一首巴扬独奏。

约纳森(1886~1956) 挪威作曲家。曾在德国学习音乐,他写过一些音乐作品,但以这首《杜鹃圆舞曲》流传最广,也使得约纳森名传于世;

这首钢琴曲也常以管弦乐或其他器乐形式演奏。据说在1918~1930年间约纳森曾在斯德哥尔摩“金杜鹃电影院”专为无声影片的放映作钢琴配音,本曲即为当时影片即兴配音而作。

10首世界著名钢琴曲欣赏

钢琴源自西洋古典音乐,遍用于独奏、重奏、伴奏等演出,作曲和排练音乐十分方便。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10首世界著名钢琴曲欣赏。仅供欣赏!

世界著名钢琴曲欣赏视频:( 出埃及记 南宋皇城图 )

        10首世界著名钢琴曲欣赏:

1、舒伯特《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

这首奏鸣曲属于舒伯特才华横溢的力作之一,第一乐章的主题音乐刚刚开始,就让人沉浸在歌唱性的美妙动听之中。舒缓的音乐旋律中暗涌着一种紧张和惊慌感;第二部分以活跃的伴奏为背景,自由而宽广的流动。渐渐进入正题以后,以颤抖的三连音为伴奏,奏出了最强音。逐渐地,曲调慢慢又转入和缓,另有一种暗淡和忧郁。第二乐章的内容则以悲痛的情感为主调,旋律起伏不大,暗含了一种忧伤的叹息。第三乐章是一首优雅的谐谑曲,音乐进入无忧无虑,活泼轻快地气氛之中,跳跃不止的音符表现了一种轻快的心情。第四乐章也延续了第三乐章的轻快和跳跃,最后结局是欢快的,充满朝气和乐观精神。

2、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

莫扎特作于1781年,这一年,再也不能忍受欺压和凌辱而毅然脱离大主教,这也使莫扎特成为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自由音乐家。这首奏鸣曲可能是广大观众相对最为熟悉的双钢琴作品,也是很多音乐 爱好 者听到的第一部双钢琴作品。轰动世界的“莫扎特效应”,最初也是源于一次对这首作品的试验所发现的:1993年,美国威斯康星奥什科什大学的神经科学家罗谢等人发现,大学生听10分钟的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后,在空间推理测试中的得分有了明显的提高。一直以来,这首作品因其机智活泼的基本情调、乐观明朗的主要情绪而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3、贝多芬《降A大调第31号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的《降A大调第31号钢琴奏鸣曲》,完成于1821年,这首曲子是在《庄严大弥撒》创作中抽空而作,全曲笼罩着一层深沉的悲叹色彩。全曲共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音调和缓而且温柔,第二乐章比较有律动性,和前面一章相比反差较大,更为豪放和自由,最后的一个乐章则比前面两个乐章更为轻快和紧张,最后在高昂的节奏中结束全曲。

4、肖邦《第三钢琴奏鸣曲》

《肖邦第三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44年夏天,这首作品仍是肖邦与乔治·桑一起在诺昂时创作的,制作这首曲子的目的是为了献给波尔德伯爵。它包括4个乐章,第一主题开始是进行曲风格,但不久便雾气茫芒,加入了悲叹,美丽崇高的第二主题,渐渐地,奏鸣曲又冲破悲叹的基调,诱导出如歌的旋律,变得优雅而轻快。富含感情的音调变化,表现了创作者经历磨难后重新振作的心情。

5、拉赫玛尼诺夫《降B小调第2钢琴奏鸣曲》

钢琴曲一开始就进入了欢快跳跃的节奏中,轻松舒适,而后和缓温柔。这首奏鸣曲式拉赫玛尼诺夫1913年在创作生涯的黄金时期所留下的力作,体现了拉式在近现代和声技法上独特的开创性,而又不失浪漫主义,它广泛运用了转调、离调以及频繁地对材料进行所见、延伸、倒叙和升华、组合,不断地把主题变化,充分体现他几句个人魅力和韵味的个人风格。

6、贝多芬《月光奏鸣曲》

几乎没有一首名曲像这首奏鸣曲一样,因“月光”这一俗称而名满天下、家喻户晓。《月光》这一名的由来众说纷纭,但最多的是源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施塔布(1799-1860)形容这首乐曲的第一乐章为“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一样”。这部作品,贝多芬自己称为“好像一首幻想曲一样的”,第一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第二乐章比较短小,用截然不同的欢快气氛把第一和较为紧张的第三乐章连接在一起。第三乐章表现了热烈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

7、斯卡拉蒂《G小调奏鸣曲》

斯卡拉蒂曾与著名音乐家亨德尔比赛琴艺,以古钢琴弹奏取胜,后去伦敦、里斯本、梵蒂冈、马德里等地活动,担任过宫廷乐长等职。作有单乐章、两段式的古钢琴奏鸣曲近六百首(自称“练习曲”)。其中以《小猫赋格》最为有名。这些乐曲以色彩绚烂、对比鲜明、手法灵活多变而被公认为是奏鸣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首曲子的灵感来由十分有趣。有一天,意大利作曲家多美尼科·斯卡拉蒂(1685—1757)书房里的古钢琴盖子打开着,一只小猫跳上了键盘,一脚脚踏在一个白键和五个黑键上,弹出了一古怪的旋律。斯卡拉蒂听了这个旋律,觉得很有意思,就把它作为主题,写成了一首赋格曲,世称“小猫的赋格”(即《g小调奏鸣曲》)。

8、莫扎特《C大调钢琴奏鸣曲K330》

跳跃灵动是这首曲子的特色,没有太大的起伏和强烈的节奏,全曲的基调简单明朗,适合喜欢轻松和愉悦的心情下倾听,或者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倾听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首曲子有三个版本,快板的添加了几分轻松和欢快的气氛,受到更多人群的喜爱。

9、贝多芬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品第13号,创作于1798年至1799年初,作品献给他的赞助人与仰慕者利赫诺夫斯基王子。本曲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之巅峰的杰作,也是因其戏剧性的优美旋律而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无论在内容、旋律和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渗透着一种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这也是贝多芬等德国音乐家共有的特质。本曲的演奏技巧并不太难,因此被演奏的机会也非常之多,更是许多钢琴初学者爱不释手的曲目。

10、罗科菲耶夫《第七奏鸣曲》

《降B大调第七号钢琴奏鸣曲》(Op.83)完成于1943年,又称为《斯大林格勒奏鸣曲》,这是一首用现代技法与风格写成的乐曲,被誉为20世纪现代钢琴音乐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第一乐章采用无调性手法,作者在打击乐般尖锐的音响中融入一些带有哀愁气氛的歌谣式曲调,表现出战争年代人们的情感变化;优美而抒情的第二乐章洋溢着作者年轻时的浪漫气息;最后是托卡塔曲般急速的终曲,坚决无情的技巧风节奏和尖锐的不协和音,以及大块的和弦织体,描绘出一幅前苏联人民不屈不挠夺取最后胜利的英雄画卷。

几个世纪,漫长的时光,历经岁月考验,有一种声音至今依然令人感动,依然散发着无穷魅力,这就是经典。钢琴奏鸣曲的发展和演变极大地丰富了音乐世界,音符组合后的强大表现力,也是其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求几首著名的钢琴曲 小提琴曲 不用太多 要有评价

一、小提琴《卡门主题幻想曲》

小提琴独奏《卡门主题幻想曲》看过吗?如果有雄心成为小提琴家,或充当一名资深的小提琴爱好者,那就非看不可。

沙汉姆是杰出的年轻小提琴演奏家,《卡门主题幻想曲》是萨拉萨蒂根据比才的歌剧而改编,作品编号op25。

阿巴多指挥管弦乐队,为沙汉姆的独奏伴奏,使小提琴表演更是锦上添花。

此曲按主题与速度可分为五部分,依旧保持原歌剧的结构:序曲+四幕歌剧。序曲开始的几个小节,八三拍的节奏,小提琴基本上在G弦上演奏,旋律深沉丰厚,营造出一种压抑中桀骜不逊的气势,与女主人公卡门的性格十分切合。这段旋律一些音符原本在D弦可以轻松奏出,但作曲家演奏家偏偏把它们都挪移到G弦,增加了难度也加强了艺术效果。接下来,小提琴连续的颤音,以及圆滑的三十二分音符、三连音的快速上下行,混杂六度双音的有力进行,并时不时夹带短暂的拨弦,然后,顺着一连窜的变化音颤音冲向高把位,直至最高的泛音e4。经片刻的延长,音乐又急转直下,小提琴以快速的半音阶下滑,随即平走,再以倚音主音八度急剧跳跃的方式,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音乐涟漪,使得整段序曲跌宕起伏、非同小可。此外,这段序曲尤为令人称道的是,一段绝妙精彩的泛音演奏,见图谱一。此种泛音很不一般,它是人工泛音,从第二行最后一小节开始,到第五行第四小节结束。之所以不一般,不仅是数量较多,而且有的要揉弦,有的要跳奏,同时速度也快。

在剩下的四个乐段里,此种泛音还时有出现,但已不是我们要讲的重点。这几个主乐段,小提琴其他技巧更是精彩纷呈,例如快速大跳换弦、换把(决不是普通的换弦换把,它是高速而连带复杂音程、多变音旋律与复杂指法),带有左手拨弦的眼花缭乱的快弓(见图谱二),高难度的双音自然跳弓(见最后乐段结束部分),极富力度和弹性的小提琴撞弓与碎弓(震音演奏,见图谱三)。

总之,沙汉姆演奏的《卡门主题幻想曲》,包揽了小提琴所有的高难度技巧。这一切,只能通过他的刀斧神工,令人目不暇接的演奏中去仔细寻找,去体味,去模仿,尽管这可能有点望尘莫及。

另附上该曲的高清外文版乐谱,点击下载

此曲视频地址:

此曲评论来自演奏家网 :

二、肖邦钢琴《波兰舞曲》

 “钢琴诗人”肖邦写有近二十首《波兰舞曲》,其中演奏最多最富盛名的有三首,即《英雄》、《军队》和《第五号OP.44升F小调 》。

《英雄》(作品53号)

写于1842年。本曲气势磅礴,如同一首波澜壮阔的交响诗。有人认为本曲是作者用来描述十七世纪的一位波兰民族英雄抵抗外敌入侵的光辉史诗。肖邦的作品中有各式各样的英雄形象,本曲的主人公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肖邦在这一形象中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爱国热情。

英雄为复三段体结构。

第一段:降A大调。在音量逐渐增强的序奏之后,无比辉煌的英雄主题进入,充满着信心与力量,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的体现。

 

第二段:从E大调起经过各种转调又回到降A大调。肖邦利用钢琴描绘出一段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左手在低音部以十六分音符八度双音奏出均匀而清脆的马蹄声,越来越快、越来越强,仿佛革命力量汇集成为千军万马之势;右手则在高音部奏出雄壮的进军号声,表现出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第三段:降A大调。是第一段的再现,但通过变化使整体气势更加宏伟,最后在胜利凯歌中结束全曲。

 《军队》写于1838年,因“军队”而著名,这是由于曲中的第一、二两主题的旋律,具有极为豪放、勇敢的军队性格之故。全曲必须以严格的速度来演奏。事实上,这是肖邦所写的最华丽、最灿烂的波兰舞曲之一。传统的波兰舞曲是以风格雄浑、豪放而著称的,显示出波兰这个民族的尚武精神。在这首波兰舞曲中更是集中体现了这一点。欣赏这首波兰舞曲时,我们仿佛看到了古代波兰的勇士们那强健的体魄、豁达的胸怀与深刻而动人的虔诚融为一体,闪烁着骑士精神。

乐曲的构成为ABA三段体:

第一段:A大调。在这一段中,作者充分运用了色彩性变调,生动地刻画出一群威武雄壮的波兰勇士,身着铠甲,腰佩战刀,雄赳赳地大步向前。

第二段:从D大调至降B大调到C大调的频繁转调。本段之前有一个号角般宏亮的过门,紧接着出现的本段主题具有斩钉截铁般果断、刚毅的性格。

第三段为第一段的严格再现。

 《第五号OP.44升F小调

》,是肖邦在创作巅峰期谱出的波兰舞曲杰作。犹如肖邦自称“这是借用波兰舞曲形态写作的幻想曲。”李斯特颇为赞赏此曲。他蹭形容:“此曲犹如冬天睡醒后,被灰色但锐利的晨曦击碎的一场梦的故事,这时印象与影像毫无脉络地交错,而且激烈地交换着,令人想起拜伦《梦》中的一节。”

请分别欣赏这三首波兰舞曲:

此曲评论源自演奏家网

三、小提琴《马刀舞曲》

今天,让我们通过观摩天才俄裔小提琴家马克西姆·文格洛夫(Maxim

Vengerov)演奏的《马刀舞曲》,来领略、感受部分小提琴技巧。如果你对此曲陌生或想保存乐谱,就先下载它吧:Gayaneh.pdf。

乐曲一开始,就是两小节富有弹性的双音拨奏,紧接着就是用急板奏出的强烈奔放的主题,连续带重音的八分音符必须用连续下弓有力奏出(并非D弦、应在G弦第四把位或高把位),为保证力度,一定要采用弓根。七至十一小节先上后下的半音阶旋律,以强音头的连音结合上弓的跳音,表现库尔特人出征前骠悍敏捷的性格。接下来这一主题通过模进和加八度手法,一直延续到第三十五小节,其中,马蹄般奔跑的跳弓,每一次半音阶乐句结尾的双声部滑音,既有如迅疾的战斗号角,又不失幽默活泼之风。

截止第五十三小节的中乐段,为圆舞曲节奏的流畅抒情部分,文格洛夫在G、D弦第四把位,用舒展的手臂,行云流水的弓法,勾画出驰骋沙场的将士豪爽性格中透露的一股闲适,中间穿插的人工泛音以及颤指的运用,更是恰到好处地进行了补充。

最后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再现,但为了渲染气氛达到高潮,其调性有所变化,而且个别地方采用了和弦,八度及十度音程的连续强奏和音块式的滑奏,使主题在更高音区得到强调和发展。

总之,欣赏文格洛夫演奏的《马刀舞曲》,是一次真正的艺术享受。他的高超技巧,他的风趣表演,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请点击视频欣赏:

此曲评论来自演奏家网

经典钢琴曲欣赏视频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