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钢琴教学正文

海上钢琴师原著解析(海上钢琴师改编自)

admin 钢琴教学 2023-04-23 00:19:10 0

《海上钢琴师》说的是什么

分类: 娱乐休闲 电影

解析:

《海上钢琴师》(The Legend of 1900)

真实还是想象

无论是编剧还是导演,都在这里玩了一个大大的花招。本来这不成一个疑问,英文名字中"legend”本身就包含有 "传说”之意(意大利原文是什么呢?)。但是影片一开始导演却让迈克率先登场,而他所有的努力都是想让大家相信1900是真实存在的。自然所有的听众都像我们,既对他的话抱有怀疑,又对他的故事充满兴趣。所以那个乐器店老板最后才会站起来,伸伸腰懒懒地说:"好了,你的故事编得真好,可是我们的店要打烊了。”

没有人相信1900是真实存在的——也许除了迈克和导演。但是导演真的相信1900存在吗?其实他的这种拙劣的"伎俩”正表明了他是最怀疑的一个。真正的相信是不需要试图对别人进行说服的。那么他在这里实际上利用了人们的不相信作为了讲故事的一个策略。但是我不能不说这种策略并不见得有多高明,因为这是已经被用滥了的一个手段。而到最后,导演还让迈克试图去挽救1900显得更加的拙劣,导演弄得太"现实”了,以致于故事失去了传说的那种美。

看到所有的人在迈克的努力中被弄得晕头转向,我不由暗自发笑。他们似乎最后都被迈克说服了,相信了有这么一个怪癖的天才存在。而我更吃惊的是,最后的迈克依然那么年轻,而在此之前他的名声早已远播,为什么似乎除了迈克没有一个人知道他,而需要迈克那么费神地去一个个说服?

无主题变奏

这部影片很难让人找到一个合适的主题去分析。从一开始1900就存在于船上,并令人神奇地无师自通地掌握了弹钢琴这样一个高难度的音乐本领。他一开始没有下过船,我们无法分析原因,我们只看到了导演给我们的呈现。这时他还没有看过陆地,所以他不可能产生最后的那个念头,要不就无法理解他曾经产生过到陆地上转转的念头,并几乎把它付诸于实践。这时我们只能把他没有下过船这个事实解释为他没有想过下船,或者是他相信了他那黑人爸爸的话,岸上有吃人的大鲨鱼。但是很显然,后者除了在他不懂事的时候有可能产生效果外,在他成年后恐怕是无法再产生那样的影响的——否则我们只能把他解释为 *** 。所以这时他的不下船只能说是一种偶然,而没有原因,没有原因也就没有意义上的价值。他后来听到了那个农民诗人(他能听到海的歌唱,并说出那一席话,不是诗人是什么?)的话,开始对岸产生了一种向往,这更与整个影片的精神主张相悖逆,此处岸反倒显得更有神秘感,而意义重要。再到后来,他遇上了那个女子,爱情产生了,他上岸的冲动更加强烈,终于他要下船了,这让我们的心悬了悬,我们兴奋而紧张,然而就在这时出现了那经典的一幕,在船舷上,他潇洒地把礼帽扔到了大海里,然后重新回到了船上。我们说,直到这个时候他不下船的想法和行为才具有了真正的哲学意义,并凸现了价值。然而此时他的人生已经临近结束,影片也即将结束。那么从整个影片来看,我们怎么分析它始终贯穿统一的主题呢?

真诚还是虚伪

影片中最精彩的一段可能就是1900与爵士乐鼻祖的那段比拼。但是那段太戏剧化了,也就显得太做作了。先不说爵士乐手,1900那似乎真诚投入的感动也让我不是十分舒服——但我不能不承认那一刻他感到了我,能为自己的对手鼓掌的人是值得人钦佩的。一对一的比拼进行得很激烈,导演运用了各种能够想得起来的手法对整个气氛进行了烘托(但是我要说这些手法都没有新意,比如说通过观众的表情来侧面表现),等1900被迫弹起《圣诞之歌》时我的心很激动,我以为真正的精彩就要出现了,等到1900重复爵士乐手的演奏时我依然对导演抱有期待,但是等最后1900弹起那首令观众激动万分,也让银幕下的影迷激动万分的乐曲时,我却感到了失望。导演还是无法自拔地落入了俗套。他以为弹得快就是好音乐吗?那么大家都比快好了!这让我想起金庸的武侠世界,在那里,真正的高手往往是不屑于用武器的,或者是用最钝,如未开刃的黑铁,或小孩子用的玩具,如木剑,甚至树枝、木条等等作为兵器。而他们的武功往往也是温和的,如太极拳,但是因为他们是高手,所以他们释放出来的力量又是最强大的。我本来以为1900也会是这样的高手,他弹最简单的《圣诞之歌》,弹爵士乐手弹过的乐曲,外行人是吃惊的,不理解的,但是高手如爵士乐鼻祖者他应该是能听得出平凡中的不平凡的,同样一首曲子,在1900的手里却像获得了新生命,正是这让他黯然认输。我想这总比让1900拿跟香烟燃钢丝要有意思的多吧。

还有1900一开始是退缩的,他似乎不能理解爵士乐手为什么要同他比赛,他"真诚”地为爵士乐手鼓掌,并感动得泪水长流。但是他似乎忍受不了爵士乐手的一再相逼,终于暴露了真面目,有点恶狠狠地对爵士乐手说:" *** ,这是你自找的!”这句话让我吃了一惊,一瞬间他开始的真诚在我的大脑里都化为灰烬,只留下了他此刻的表情,他刚开始的真诚此刻仿佛带了点阴暗的色彩。我不喜欢他这样,我倒宁愿他一直傻傻地傻下去。他不要跟人争斗,他就是他,一个纯粹的与世无争的只爱音乐的天才!

爱情小插曲

看到一半的时候,1900还没有表现出一丝对女人的兴趣,这让我有点暗自着急。我认为一个没有下过船的人,爱情对他来说可能更富于传奇。以他当时的名气,他的身边应该环绕着数不尽的美丽的女人,她们应该为他着迷,他也沉浸其中,享受爱情的甜美。但是不,导演似乎忽略了这一点,只让一个肥胖的小号手追随在他的身边。然而到了后半部,导演似乎终于觉得有必要关注关注这位传奇年轻人的私生活了,于是给他安排了一次奇遇,而碰巧的是这个女主人公正是曾给他过影响的那个农民诗人的女儿。她也正好是要去找她的父亲。因为她的出现促成了以下几件事情:第一,1900完成了他唯一一张唱片中的那首乐曲,从这一点上来说,她,或者爱情,给了他灵感;第二,因为她没有能接受他的礼物(奇怪的是她说的话他都听到了,而且那时她离他更远,且她的声音肯定不如他的大。唯一的可能的解释是他处于下风口。但是从常识上判断,他处于上风口的可能性倒更大一点。),所以他把那唯一的一张唱片毁掉了(迈克把它修整好,塞进了钢琴里,但是也许他应该把它收藏起来留个纪念更好,他不怕1900再把它毁掉吗?);第三,因为她(当然也因为她的父亲),1900准备上岸去生活,去听听大海的声音。并间接促成了他那个伟大的念头。从这里来讲,那个女孩子的出现是恰当的,但是他们的爱情总让我有一种可有可无的感觉,仿佛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仪式,或者如上面所说推动故事情节的一些发展。因此在这里她只是起到了一个道具的作用,爱情是不存在的。

为什么要去死?

1900 最后的死让人心里很难接受。如果要怪的话,我认为应该怪导演。因为1900完全是可以不死的。不是吗?1900惧怕上岸,只是因为他感到陆地太远了,城市远得看不到尽头。这让他心里发慌。他怕自己陷入到这种无穷无尽中去,从而无法再纯粹地沉浸于音乐之中。因而套用一个朋友的话来说,"他要的是纯粹。”他熟悉——也是他感到最舒适——的世界就是一条那样的船,每次人再多也不过2000人。他就生活在琴键上,而琴键也是有限的。从始至终,他表达的都是一个"空间”的概念,他不是天生喜欢船的,也不是天生就要生活在船上的,只是他习惯而且不得已。并且他表达的"船”并没有强调必须是"此船”,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换一条船他同样可以快乐地生活下去。那么我们为何不给他换条新船,而必须让他跟这条旧船一起死去呢?

这样的质问也许会让导演、也让所有的观众尴尬,这将使故事的结局急转直下,并失去那一层人为抹上去的浪漫色彩。

也许我这样的分析太冷酷,也太不艺术化了!

一个浪漫化的结尾想象

尽管我说这是一次非浪漫化的旅程,但是并不表示我就那么反对浪漫化。事实上,不管是对《海上钢琴师》,还是对《树上的男爵》,对他们的结尾我都抱有遗憾。我想,如果是我的话,我绝对不会那样去处理,在我的想象中,1900应该神秘地消失,也就是说迈克不应当找到1900,而是在他最绝望的时候,突然听说在某个船上有一个天才的钢琴家,他的演技无可挑剔,他的乐声美妙动人,而且——据说他从不下船。从别人的描述里,迈克意识到那个人很有可能就是 1900,这时一丝甜蜜的微笑悄悄地在迈克的脸上绽放,于是音乐响起,是1900狂风暴雨似的钢琴声,在琴声中镜头转向大海,海上有美丽的船只,船只背后是美丽的晚霞,船只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剪影。琴声像是从每只船上飘出来的,那么多,那么急骤,仿佛有多个1900在一起弹奏似的。于是字幕升起……

同样,男爵没有必要拉上那个热气球,他应该在某一天,突然沿着树向远方爬去,越爬越远,渐渐地在众人惊讶的视线里变成了一个小点,最后连这个小点也看不见了。后来人们再也没有见到过这个终生没有下过树的男爵……

《海上钢琴师》:重温之后的解读

“那天我在舷梯上,感觉很好,还穿着你的那件大衣,风度翩翩,我决心下船,意志坚定,这些都不是问题……”                                                                                                               

当1900决心踏上陆地的时候 ,整个船上的人都为他送行,他们从小看着1900长大,认为1900应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并且他的音乐才华不应该只局限于“弗吉尼亚人号”这一方天地。但是,促使1900上岸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几年前的一个夜晚,一位拿着小风琴的男人。他在与1900合奏一曲后,开始向1900吐露心声。

1900: 去美国,你似乎不像别人那么兴奋。

男子: 不是因为美国,我只是想念过去,几年以前,我还只知道种地,对于我来说整个世界都在那块土地上,我从来没有在城里的大街上走过,也许你根本不理解。

1900: 我完全可以理解,我认识个人 跟你经历相似。

男子: 难道他的耕地也完全干透了?难道他的老婆也跟牧师私奔了?难道他的5个孩子也死于热病?

1900: 不,但他也是孤独终老。

男子: 那他比我幸运,我还有个女儿,最小的一个,她幸存了下来,为了她我才决定和坏运气斗一斗,我开始四处漂泊,有一天,当我照旧穿过陌生的城市时,我爬上了一个山丘,在那我见到了这一生中最美丽的东西——大海。

1900: 大海?

男子: 我以前没见过大海 感觉就像被闪电击中 因为我听到了海的声音。

1900: 海的声音?

男子: 对,大海的声音。

1900(皱眉,摇头): 我从来没有听到过

男子: 海的声音就像是在呐喊,不断地呐喊,它喊道,你!脑子就是一团浆糊,人生无限!你明白了么!无限!我从来没有考虑过,我的想法一下就变了,就这样,我下定决心改变生活,从头开始。

男子: 改变生活,从头开始。把这个告诉你朋友。

当男子描述自己听到大海的声音的那个片段时,1900听得几乎入了神,眼睛直勾勾地看着男子,弹琴的手也慢慢放缓,指尖偷偷溜出的音符悄悄地融进着男子说的话,男子说的每一个字就仿佛拥有魔力让1900着迷,让他努力地想要在脑海中想象出这个画面。那一晚,从出生就一直与大海形影不离的1900,第一次觉得自己似乎并没有那么了解大海,他也想要听到大海的声音。

所以,当1900决心要下船的头一天晚上,他与迈克斯说,自己想要下船,去岸上听大海的声音。迈克斯问他那是什么声音,1900答道:“ 海的声音,就像是在呐喊,告诉你人生是无限的。你一旦听到,就明白自己的生命应该如何渡过。如果我留在这儿,也就听不到海的声音了。如果我下船,在岸上生活几年后,变得和别人一样,也许有一天,我离开,到海边,我就会听到海的声音。 ”

第二天,1900戴上帽子,穿上驼绒大衣,拎起皮箱,缓缓地一步一步走下舷梯,每一步走得都非常仔细。就在大家以为快要见证1900要真正踏上陆地的那一刻时,1900却停住了脚步,他一动不动地站在舷梯上,眼睛直勾勾的看向远方,众人都很奇怪他为什么停下脚步。过了许久,他微微一笑,伸手摘掉帽子并抛向远方,一个转身,重新走上舷梯,回到弗吉尼亚人号上。

没有人知道1900为什么最终选择回头。直到多年后迈克斯在废弃的装满炸药的弗吉尼亚人号船舱内找到1900,1900告诉他,当年他站在舷梯上许久之后决定不下船,并不是他看到了什么,而是他看不到。

1900: 那天我在舷梯上,感觉很好,还穿着你的那件大衣,风度翩翩,我决心下船,意志坚定,这些都不是问题,我不是因为看到什么才停下来,是我看不到的,你能理解吗?我所看不到的,那些漫无边际的城市,可以说,什么都不缺,就是没有尽头,我看不到东西的尽头,世界的尽头。

1900: 比如说钢琴,琴键有始也有终,琴上88个键,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琴键是有限的,但是你是无限的,在这些键上所能创造出的音乐,那才是无限的,这个我喜欢,也是我愿意做的。但是在舷梯上,摆在我面前的琴键有成千上万,永远也数不完的琴键,根本就没有尽头,这个键盘太大,而在这个无限大的键盘上,你根本就无法去演奏,这不是为凡人准备的,这是上帝的钢琴。

1900: 你没有看见那些街道吗?有上千条?你怎么去选择哪一个?一个女人,一栋房子,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一片窗外的风景,一种死亡的方式,所有这些问题都涌到你面前,你却不知道尽头,你难道就从来没有被这种想法吓得要死吗?这样的日子是多么的恐怖,我就出生在这里,世界从我身边经过,但只有2千人一次,这里有梦想,而又永远不会超出船头船尾,你可以在有限的钢琴上,表达出无限的快乐来,这样才是我的生活。陆地?对我来说是太大的船,就像女人太漂亮,旅途太长,香水太浓,这支曲子,我不知道从何弹起。我永远离不开这条船,不过,我可以结束自己的生命。”

1900从出生就在船上,从未下过船,他对这个有限的空间了如指掌,就如同他对钢琴上的88个键一样,生活可以在他的手下随心所欲的演奏出自己内心。 但是,当他站在舷梯上,愿望面前这个无尽的城市时,他说他看不到尽头,他无法在这个拥有无尽的琴键的钢琴上进行演奏。 他无法选择从哪里开始,他下船后该往哪儿走,该走哪条路,该遇到什么人,该如何去面对未知的一切。

“所有这些问题都涌到你面前,你却不知道尽头,你难道就从来没有被这种想法吓得要死吗?”显然,他被这些突如其来涌现在他面前的问题所震惊,他无法接受,又或者说,他自身的认知是他无法适应接下来的生活,从一个已知的完全了如指掌的生活环境,到一个完全陌生,看不到尽头的世界,1900无法接受。

有些人说,1900是逃避,他不敢面对他面前这座无尽的充满未知的城市。笔者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但是当再一次重温电影时,我发现了上图这一幕,这是当1900扔掉帽子决心回到船上所露出的表情,我看到的不是胆怯或者是退缩,而是如释重负,是心头阴霾散去的微笑,是对抉择将来的肯定。

笔者想起那位拿着小风琴的男人,对于那个那块土地就是整个世界的男人,当他第一次见到大海时,他突然明白自己接下去该怎么活;而1900亦是如此,只不过,给1900回答的不是大海,而是眼前这个未知的城市。 那个男人从陆地接近大海时,听到了大海的声音,明白了该如何去活;1900从大海接近陆地,听到了陆地的声音,明白了接下来自己该如何选择。 当初那个迫切想要知道大海究竟说些什么的1900,现在已经得到答案,对于他来说,眼前这个未知的城市,才是当初那个男人所说的能带给他声音的“大海”,而自己也做出了选择。

笔者想到了人生的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1900一开始就出生在弗吉尼亚人号船上,从未下过船,他生活的理解的大海是被动接受的,是习惯性的,这也就是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当他遇到拿手风琴的男人对他描述自己听到大海声音的时候,让他进入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他觉得他自己与大海朝夕相处,却从未听到大海的声音,突然间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一心留在船上,不知道如何去活。到最后他站在舷梯上,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重新回到船上,回到大海的身边,也就回到了最后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

1900的一生是圆满的,就算他最后与装满炸药的弗吉尼亚人号船在海中央随着一声声巨响和熊熊燃烧的烈火中化为灰烬,永沉海底,那是他的选择,也是他最好的归宿。1900属于弗吉尼亚人号船,属于大海,他的指尖永远在黑白琴键之间游走,他的乐符只在海上响起,低音是夜色下的大海,壮阔而平静;高音是波澜起伏的海浪,拍打着船身,最后他用生命画上休止符,随弗吉尼亚人号船一起融入大海。

电影海上钢琴师是真实的故事吗?

《海上钢琴师》不是真实的故事改编的。

《海上钢琴师》是改编自亚利桑德罗·巴里克文学剧本《1900:独白》,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与钢琴结缘,成为钢琴大师的传奇故事。

《海上钢琴师》是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蒂姆·罗斯、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主演的剧情片,于1998年10月28日在意大利上映。

扩展资料:

《海上钢琴师》的情节如同碧海潮生,高潮一浪接着一浪。在狂风暴雨中一边任钢琴自由滑动一边弹奏,小孩子无师自通的演奏震惊满船的人,这些只不过是大师的铺垫罢了。自称“爵士乐祖师”的杰利上船与1900比赛钢琴,激动人心的程度简直可以和最激烈的枪战相媲美。

《海上钢琴师》的精神内核无疑是纯真与自由:天赋秉异的1900就是这样的象征,他放荡不羁、不为世俗所动,只因演奏是他毕生所爱,他不必下船只要一直沉浸在音乐中就得到了最纯粹的快乐。该片就是献给那些始终向往单纯、远离喧嚣的人。纯真是他们固有的属性,不会因为时间而改变。

海上钢琴师 原著是什么文字

英文。

因为《海上钢琴师》(Novecento. Un monologo)作者是意大利的亚历山德罗·巴里科。

《海上钢琴师》的悲剧性就体现在他人生的荒诞性上,因此,它是受存在主义文学影响的一个典型的荒诞派剧作。存在主义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二战后达到发展的顶峰。存在主义文学在存在主义哲学基础上产生,它是以文学的形式宣传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扩展资料

角色介绍:1900

海上钢琴师1900显然是一位命运悲剧与性格悲剧交织的受苦者,但却也是一位高贵的典型。与那些宁可忍受惊涛骇浪也愿去美洲“淘金”的移民不同,他丝毫没有到陆地世界去寻找“金矿”的冲动。要不是因为那场“该死的战争”。1900的人生倒也是纯美的。

然而,1900最终步入了绝境,在效果上获得“毁灭”的表现,这一点与古希腊的悲剧秉承一致。但是,与反抗命运的悲剧不同,1900接受了自我毁灭的结局,从而也就没有以严肃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反而从中产生了荒诞感、孤独感、恐惧感和绝望感,缺乏了与命运抗争的尊严和信心。

他所表现出的种种悲剧意识显然是消极的,固然也是存在主义文学悲剧意识作品的典范。1900的故事虽然是象征的,却是真实的,不仅是艺术的真实,也是现实生活的真实。他的种种消极悲观情绪正是现代社会中人们消极情绪的极端表现。

能不能具体讲讲海上钢琴师剧情深度解析?

这电影是我看过最悲的电影之一。不是因为主人公死了,而是因为主人公的死对主人公而言已经是个最大的幸运。1900象征着精神世界的理想,美国却象征着财富、地位、名利,具有现实意义。他的一生非常纯粹,他与世人格格不入,唯一感兴趣的就是钢琴。

1900和女孩的父亲在深夜交谈,老父亲的生活糟透了,不仅遭到了妻子背叛,就连五个孩子也不幸染病去世,唯一留下的小女儿却点燃了这位父亲心中最后的希望。他看似平淡的叙述,实际上却像一颗种子,在1900心里生根,阅尽千帆,1900决定下船去寻找另一种生活。

可走到一半,还没有走下舷梯,他好像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所在与归属。他的心不再犹疑,反而突然安定。导演用大量的时间,无言地刻画出1900的内心状态。

“这些城市,你唯一看不见的,是他的尽头。拜托,让我看看这些城市的尽头,当我在舷梯上时,一切都很美完美,而我的大衣,也让我很体面,看上去帅气,而当时,我真心很想下船,但是那不是问题所在,阻挡我下船的,不是我看见的,而是我看不见的。

在那些无限延伸的城市里什么都没有,唯独没有尽头。我看不见的,是这一切的尽头,世界的尽头。”这段话,导演视乎告诉了我们1900不下船的一个理由,因为他害怕那些他看不到的东西。因为不知道所以害怕,因为不知道所以恐惧,因为不知道所以躲避。

心理解读《海上钢琴师》传奇背后的孤独感

许久没有看电影,偶然翻到《海上钢琴师》已上映,看到这个电影名其实我个人是不喜欢的,我们习惯生活在嘈杂的环境中,习惯了那种短暂搞笑的电影,这种连影片名字都是这么静悄悄的电影,我有些接受不了,但是身边不少人推荐,我选择观看。

这个讲述一位生于船上,长于船上的,最后由死于船上的天才钢琴师传奇的一生。一开始由这位钢琴师好朋友max的视角展开。作为小号手max与这位名为1900的钢琴师相识于维珍尼亚号的一搜客船上,而在二战后max离开船后便于1900失去了联系。直到维珍尼亚号因破旧要被炸毁时,他坚信1900还在船上不顾一切的要劝说他下船回到陆地上开始生活。可最终这位传奇钢琴师还是坚定的与这艘船一起消失。主人公悲剧的人生让很多观看的人感到惋惜,我不理解为什么1900没有下船,为什么当初为了心爱的女孩他都没有坚定的踏出那一步。

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曾经说过人类的心理发展是依靠阶段进行的。而这部《海上钢琴师》中的主人公就是这个阶段进行的典型。爱利克·埃里克森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虽然阶段的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而真正能否通过这八个阶段却是由环境决定的。

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时候施与信誉对不信任的阶段,如果父母没有及时满足婴儿的需求,婴儿变会在这个阶段失去安全感,从而失去对世界的基本信任感。而主人公在这个阶段被抛弃并被船上的一名工人领养这期间不管如何他都对这个世界间接得失去了信任感。这同时也奠定了他后期悲惨的人生。

而第二阶段,儿童早期(1.5-3岁)

自主对羞怯和疑惑,这个阶段儿童主要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而这个时候主人公1900因为没有身份没有办法办理户口,便被藏起来,没有办法像那些孩子一样可以自主承担一些事情,他更多的是躲藏,因为怕被发现他是一个没有身份的孩子,怕被发现他没有办法继续呆在养父身边。而因为身份的一直呆在船上的他,对于世界的认识永远是那么局限,这也是后面他无法下船茫然的关键点。

第三阶段,学前期(3-6岁)这事游戏时期,主动对内疚的阶段。这个时候游戏占据的儿童的主要活动,而在这个阶段他并没有办法好好游戏学习,而是要跟着养父在船上努力辛苦的工作,在别人眼中认为连生存都做不到谈什么游戏,可是在孩子眼中他需要顺利的成长,这其实也是他性格心理造成影响的关键点。

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因为养父的去世,他的生活一下子坍塌了,他没有办法在安逸的生活本该游戏的年纪却要开始学会察言观色,学会独立自主。同时自卑感油然而生,并占据了他往后的人生。

第五阶段,青年期(12-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这个时候儿童开始思考自己是谁在社会中有何地位,而这时候的主人公1900富有挑战性的心理和从不墨守成规的个性造就了不一样的他,他选择挑战从来不随波逐流更有甚者,他总是要挑战不同,八岁的时候面对船长的斥责,他一句去他的规矩,就已经将他人物性格塑造无疑。而紧接着第六阶段,成人早期(18-25岁)亲密与孤独的对比,完全建立了他后期孤独的人生,他因为爱情关系选择下船改变自己,但是缺乏安全感的他面对嘈杂的承认,他茫然的看不到尽头,在那时刻身边所有人都鼓励他走下去,但是他还是退缩了并选择了孤独从而没有和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从那时起他就注定会在船上度过余生。

而第七阶段,承认中期(25-65岁)繁殖对停滞。从1900放弃下船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就已经停滞。他没有选择稳定的爱情关系又如何来繁衍后代,甚至包括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这些他都没有办法接受,因为他接受不了自己去往那个嘈杂的城市,他接受不了自己离开那“温暖”的港湾。而最后成长晚期(65岁以后)自我整合对失望的这一阶段,他前面七个阶段都没有能够成功解决,又怎么能够提到人生的完善感,又怎么能体验到人生的幸福感,天才钢琴师1900因为无法正视人生,最终选择是在船上,或许所有人都觉得惋惜,他为何不走下船,走上自己人生的巅峰。

试想一下,如果他下船后找到那个心爱的姑娘,并和她结合生子,同时用他优秀的钢琴演奏技巧他一定可以获得更多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带领家庭走向幸福。其实这些是我们错误的认知,这是我们曾经经历过前七个阶段的人生感悟,他的人生是不完满的,又怎么可能能够在下船后重新找到幸福。谁又能保证1900会在下船后走向人生的巅峰,或许他一刻都没有办法存活,甚至还不如在船上生活的安逸自在。

海上钢琴师原著解析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