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钢琴知识正文

钢琴演奏会观后感50字怎么写(钢琴艺术活动心得50字)

admin 钢琴知识 2023-01-22 23:04:04 0

听钢琴曲有感的作文(300)字

在五年级的第二个学期,我学习了课文《月光曲》,并且还听到了伟大的钢琴演奏家——贝多芬,所谱写的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奏鸣曲》。

我不但知道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奏鸣曲》的经过,我还感受到贝多芬当时的感情。听完了《月光曲奏鸣曲》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在听这首曲子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好像站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大瀑布脚下。曲子节奏快的时候,就像是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落地的时候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

慢的时候,就像冬天早晨的时候的那样。一层薄薄的雾,罩在山顶,也像小姑娘帽子上装饰的白纱,那轻盈、柔和的感觉。

今天,我觉得真是很有意义,能听到如此美妙的钢琴曲。

我立刻有感而发,突然想模仿白居易诗人的《易江南》作一首词来。

好曲

“现代诗人” :李晓珊

钢琴比赛观后感怎么写

先把这是什么钢琴曲写下来,然后,它的情感,以及你对这个比赛和这首曲子的看法

钢琴表演5篇精选心得

钢琴(意大利语:pianoforte)是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有“乐器之王”的美称。由88个琴键(52个白键,36个黑键)和金属弦音板组成。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钢琴表演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钢琴表演 心得体会 1

星期天上午,我怀着兴奋的心情与妈妈一起参加了《南京晨报》组织的小记者“走进大剧院”活动,在这里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钢琴的魅力。

活动一开始,我们来到了大剧院的多功能厅,大厅前方的聚光灯下一架三角钢琴引起了我的注意。主持人先从入场、喝彩等几个方面为我们介绍了欣赏高雅音乐的 文明礼仪 ,接下来就把舞台让给了来自马鞍山师专的姚远老师。他先给我们演奏了一首曲子,一曲终了,余音袅袅,大厅里不约而同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他让我们猜一猜那首曲子是谁写的,有人说是柴可夫斯基,有人说贝多芬,老师说都不对,其实那是一首出自肖邦笔下的小夜曲。他向我们介绍说有一部电影中用了11首钢琴曲,有10首是肖邦的曲子,其中有9首是他的小夜曲。有此可见肖邦的钢琴曲影响之大,小夜曲的影响之广。接下来他让我们欣赏了《钢琴家》这部影片的一些精彩片断。影片中那位小有名气的.波兰钢琴家为了躲避战乱四处逃亡,最终在一个破旧的小屋里被一名德国军官找到,他原本以为必死无疑,却未曾想到那位军官在听完了他的演奏之后居然帮助了他,让他活了下来。这个钢琴家在开始弹奏曲子时,双手颤抖,音乐低沉缓慢,如泣如诉,让人感觉很是悲伤凄凉,后来指法越来越娴熟,节奏越来越快,声音越来越亮,像是在控诉什么,又像是自由的一种呼唤,在场的人都被深深地打动了。姚老师为我们推荐的第二部影片也是他本人最喜欢的《海上钢琴家》。影片的男主人公1900是个孤儿,刚出生就被父母遗弃在船上,一位船员好心收养了他。就是这个孤儿从小就有着惊人的音乐天赋,连大音乐家都比不过他。但他始终不肯踏上陆地,最后与那艘废弃的船只一起葬身大海。这回老师为我们截选的是一个非常欢乐的片断。海上大浪滔天,船只剧烈摇晃,新来的小号手因晕船在船舱中东倒西歪,最后一头插到痰盂里狂吐起来。刚好经过的1900为了治好他的晕船,邀他一起来到金色的演奏大厅。他得心应手地弹奏起来,并让小号手解开钢琴风扣,看着他与钢琴一起跳起了美丽的华尔兹,小号手慢慢地克服了心理障碍,最后他俩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随着钢琴、音乐一起舞动着、欢笑着……

最后在明亮的大厅里,举行了《南京晨报》马鞍山小记者 文化 艺术新闻采集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几名小记者现场进行了采访。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快乐的心情在我们小记者团的笑声中定格。

这次活动,让我走进了音乐的殿堂,感受到了钢琴的魅力!

钢琴表演心得体会2

孩子一般从4-5岁开始 学钢琴 是最佳学钢琴的时期,本文是我精心编辑的孩子学钢琴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你!

我不是专业的音乐人,甚至还不算一位音乐 爱好 者,但我坚持让6岁的儿子逃逃学钢琴,这其中有我自己的逻辑,也有很多体会和感想。

不过首先申明,如果你想将孩子培养为钢琴家、音乐家,或者期望 学乐器 能为他以后的升学工作结婚加分的话,那你可以直接把当前页面关了,我担心会误人子弟。但假如你和我一样,希望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同时也有一技之长,平时听到好听的曲子,能配起和弦抚琴一曲悦己悦人,遇到喜欢的乐器不会觉得神秘,有现学现玩的自信,那咱俩算是志同道合,且听我多叨叨几句。

百里挑一,为什么是钢琴?

当考虑让孩子学乐器时,摆在父母们面前的选择很多:个性的吉他、优雅的小提琴,甚至民族风的古筝……最后我选了钢琴。

但其实,选择钢琴的“性价比”并不高,首先那么大一个东西,只能在固定地点玩,不像很多轻便的乐器随时随处都可以拿出来秀;其次不容易进学校的交响乐队,因为钢琴手只需要一两个,竞争压力太大,学管弦乐的学生倒是很好进;此外,在大家都倾向选钢琴的情况下,不容易因为这个技能而争取到资源。

所以,为什么我还要逃逃学钢琴?

这要从我的出发点说起,因为我的目的是要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钢琴玩起舒服,就安静地坐在那儿,不伤手不费气而且入门简单,四五岁的孩子拿个玩具键盘半小时能弹出小星星的主旋律,如果换了小提琴,半小时还搞不清楚脖子该怎么歪呐!

其次,说得更深层一点,钢琴作为“乐器之王”,是表现力最强的一种乐器,而且还是多声部乐器,对孩子理解旋律、和声和曲式结构有天然的视觉听觉优势,要知道,大部分作曲家都是在钢琴前完成大型交响乐创作的。

难题来了,什么时候开始学?

但凡大家叫得上名字的一些钢琴演奏大师级人物,基本上不会是5岁之后才开始学,一般是4岁,甚至3岁。比如逃逃学钢琴的音乐学校校长,一位牛得找不到北的神女子,华盛顿邮报评价“罕见的、完美无瑕的钢琴天才”,就是从3岁开始学琴的。所以,如果想往专业上发展,建议可以早点开始。

但不管什么时候开始,前提是要你“准备好”。

一是准备好环境,环境是指“音乐环境”,如果孩子在一个完全没有音乐环境的情况下,突然让孩子学习某样乐器,这样一来孩子上手会变得很难,容易产生挫败感,毁了孩子的兴趣。要营造音乐环境其实并不难,你可以多哼歌给孩子听,或者多在家里放放音乐,带孩子参加有音乐相伴的其他活动等。

二是准备好心理,这心理包括孩子,也包括父母。逃逃是5岁半才开始学钢琴的,当时我们经常在家自己玩电钢琴,他在一边看得眼馋,认真地给我说他想学,我也认为他已经可以坐得住了,才送他去学校。孩子准备好了,父母也要准备好,你要问自己,真的准备好每周风雨无阻地接送他上课了吗?真的准备好花时间花精力陪他进入音乐的世界吗?我有个朋友在国内教钢琴,她给我说过,在学琴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坚持,而是家长[微博]坚持不下来了。

一开始学就买琴,太破费?

如果条件允许,当然一开始就给孩子买架钢琴最好。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那玩意又大又重又贵,万一孩子学不下去,还真挺可惜的。逃逃开始学琴后一年多,回家都是用电钢琴练习,最近我们才给他买了一架立式钢琴。尽管专家说两者根本就不是一种乐器,用电钢琴会“坏手型、坏耳朵”,但对不打算走专业的小盆友来说,我觉得问题不大。而且从逃逃的实践看,也没那么严重,他还是学得好好的,参加了两次比赛评级,都是最高一档,评委老师的评价也挺高。

记得在买钢琴的时候我们反复比较了Yamaha的U1和U3,两款价格上有距离,我们有点犹豫,这时琴行老板说话了“用U1或U3,或者C3X (指了下旁边的三角钢琴),跟你孩子能学得怎么样没有一点儿关系”。所以学琴不在于配备多高级的器材,而是得培养孩子浓厚的兴趣。之前逃逃在家用电钢琴练习对他反而有点激励作用,因为声音显然没有上课用的三角钢琴好听,他经常会在家把一首曲子练好,期待上课时再surprise一下自己。但为什么我们还是要给他换呢?首先是用到脚踏板了,电钢琴和真钢琴脚踏板感觉差别真心挺大,另外目前老师开始教一些演奏技巧的动作了,而有些动作在电钢琴上表现不明显,比如“抓键”(scratch)这样的动作,还是在真钢琴上更容易有感觉。

严厉or 温柔,如何找老师?

和乐器一样,高端的老师贵,也难请。我们运气挺好,给逃逃报音乐学校时是慕名那位牛校长,但具体选择哪位老师,我完全没有概念,因为当时逃逃的英文还不行,我要求找个会说中文的就好。于是学校给逃逃安排了一位台湾老师Christin。每次上课,她讲解时温柔耐心,示范演奏时又让逃逃佩服得一塌糊涂。我自己外行不觉得,后来有位很专业的朋友也把孩子送过来学,她认为这位老师教得很好,她在这个地区调查了不少钢琴老师,遇到这样的不容易,但风格适合她女儿,不太适合她儿子。

总的来说,找老师时,应该找 教学 方法 和孩子性格匹配的老师,这样每次上课都是一件让孩子很期盼的事情。

崩溃了,孩子不愿意练琴?

如果你某天发现孩子偷懒不愿意练琴,先不要着急。作为一位琴童家长,这种情况太普遍太正常了,千万不要抱怨不要郁闷。我有个表哥,也就是逃逃的表舅,小提琴演奏家,现在广州交响乐团。有次在多哈亚运会演出后,我们当地的记者采访了他,然后刊登了大篇“胡话”,大半篇幅在讲他小时候练琴多勤奋多认真。但了解底细的我们知道,他小时候曾经也为了躲避练琴在马桶上一坐就是大半个小时呐。

练琴是门苦差事,家长要做好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心理准备,如果你听说哪家孩子不用监督还每天好好练琴,那要么是家长在吹牛,要么这孩子是下一个莫扎特。学琴之路,贵在坚持,而这种坚持,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这一年和逃逃斗智斗勇,我 总结 了不少心得。

1上课做笔记,耐心陪练

每次上课老师都会讲一些要点,家长最好做下笔记,平时陪练的`时候提醒孩子注意,需要很细致,很耐心,放慢节奏分解,鼓励他的每一个小进步。

2家长也要懂点乐理

千万不要拿自己“没有音乐细胞”做借口,其实乐理并不难,这跟音乐细胞八竿子打不到关系。音乐是有逻辑的,只有很好的理解音乐逻辑,才能更好的去感受音乐,辨别和评价音乐。家长懂点 乐理知识 在陪练的时候会用到,否则容易被忽悠。

3不赶进度,可以慢但不要错

每首练习曲,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希望能赶紧练熟。有时候我们会和孩子约定今天练几遍,但在这个途中,如果发现错误,必须及时纠正,否则练得越多,改起来越痛苦。我跟逃逃经常这样,开始我开了个比较大的数,比如10遍。但练到3、4遍的时候,我发现有些问题,就会和他商量,剩下几遍不用弹了,专门把有问题那一两个小节再着重练练就好。这些问题怎么发现?那就靠家长自己的乐理知识和上课时的笔记了。

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时,会很有成就感,因为的确比之前弹的更好听了。到了这个状态,他往往还会自发地多练习几遍。琴童家长应该都有相同的体会,让孩子练琴,一开始从0到1那几分钟特别困难,但只要练进去十多分钟,后面就会比较顺畅。其实大人也一样,周一早上心情跌到底谷,到了周二周三工作状态就出来了。所以,这是正常现象,我们要理解孩子。

4不要太纠结于姿势

这个提法很大胆,我已经感觉到无数西红柿、鸡蛋迎面而来。当然,正确的姿势、手型一定要教、要盯、要养成习惯。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有调皮捣蛋的天性,偶尔他喜欢站着弹、跳着弹、搞怪地弹,我们为什么不由他去?那只是他享受音乐的形式而已。

无数乐器老师说:有良好正确的姿势,才能继续学到更高难度的曲子,才能弹更广泛更好听的曲子。但如果过分纠结于姿势,很容易直接掐灭了想弹更好听的曲子的欲望。学习的欲望都没有了,空有一手好姿势又有什么用呢?

5间断后捡回来很难

逃逃暑假回国,将近两个月没有碰琴,回来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恢复到暑假前的水平,而且很困难,强烈的挫败感让他曾一度对钢琴有点抗拒。所以,最好不要有超过一两周以上的间断。

6如果可能,也陪孩子一起学

逃逃坚持学琴,很大的功劳在于逃爸的陪学,当然他个人也很感兴趣。一起学习的好处就不用说了,相互攀比,相互刺激,可以“四手乱弹”,可以有很多欢乐。不过从逃爸的经历看,家长会渐渐落后于孩子的进度,刚开始是他学会了给逃逃示范,现在已经是反过来了。不过逃爸依然尽可能地坚持,他说要让逃逃知道,他很努力。

陪逃逃学琴这一年,很多拉锯,但他也有很多收获,不仅是音乐,还有做事情的道理。逃逃懂得,练第二遍不一定比第一遍好,但是练了十遍、二十遍、三十遍,肯定会比第一遍好。不过这只是开始,我们会陪他坚持。

钢琴表演心得体会3

今年寒假,涵涵开始学习一门新技能,那就是弹钢琴。涵涵的表哥4岁时就学习钢琴,和他一块玩时,总会被无情的叫走,“回家练琴去!”涵涵也想学琴,姑姑说:“可别学,弹钢琴可是件苦差事。”就放弃了这个念头。直到有一天,涵涵说:“妈妈,我们幼儿园有好多小朋友都会弹钢琴了。”我问:“你是不是想学钢琴呀?”他很认真的点点头。“那咱也报个钢琴班。”于是我就趁热打铁,给孩子报了班。

钢琴学习是一对一的个别教学,钢琴老师很专业,很多熟人的孩子都去她那里学。最开始学习指法、手形,很枯燥,老师让回家在桌子上练100遍。由于我们大人的疏忽,回家没顾上练,第二天上课,老师严厉地批评了我。“练没练老师一看就知道。你看这手形,没练吧。”我只好承认,没时间练。后来,老师说:“明天别来了,在家练够100遍再来。”我惭愧地回家了。以后再也没发生过这种事情。

之后是学习C音,练两个小曲子。星期一、二、四去老师那,星期三、五在家自己练,老师都留作业,每曲10遍。有时涵涵在家不想练,愁眉不展的,让他弹,他也是懒洋洋地动动手指。我生气了,就大骂他一顿。他就爬在桌子上不动弹。再说,他就掉眼泪。他哭着说:“我回来就写作业,写完作业就练琴,都没玩的时间了。”我说:“我们吃饭时你不是玩了吗?”他爸爸说:“不想练就别练了,你硬要求他,他反到没兴趣。什么时候想练再练。”我那时真是发愁,“他什么时候想练呢?”学弹琴,真是给自己找罪受。我只好央求着,“再练一遍行吗?”他也只好应付我。

这样的 故事 发生了两回。后来我想,不能按老师的作业量。得看孩子情况,先跟他说,你要是认真不拖拉就少练一遍。这时,孩子高兴了,练得也起劲儿了,结果比以前效率还高。以前连磨带哄用30钟完成,现在用20分钟就行。我豁然开朗了。再后来,我发现,孩子最多能集中15分钟,15分钟以后就等于没练一样。我说,“今天就练15分钟,多1分钟也不练。”孩子觉得枯燥的练习总算有个头了,时间不是很长,也就很配合了。这个星期的曲子很简单,他弹就很熟练,只用了5分钟就完成作业了。自从适当的给孩子减轻工作量,练琴不再为难了。

因为涵涵5岁才开始学琴。一般孩子是在4岁时就学了。跟他大大差不多的孩子在他练时,总是不懈一顾地说:“这个曲子我早就学过了,这么简单你还错。”这种不和谐的声音总会扰乱涵涵的心,使他弹和找不着音了。

我在回家的路上对他说:“他学得早,所以会这样说。这样的比较是不公平的。你弹得很棒了。他在刚学的时候还不如你呢。以后,别人说什么你不要在意。只要跟自己比就可以了。我觉得这段时间你的进步很大呢。”经过一翻心理辅导,涵涵不再失落了。

还有一件事,值得记录。钢琴老师鼓励少、批语多。孩子弹得好了不夸奖,弹得不好却说:“多简单呀,在这儿还错。”开始我听得受不了,小孩子要鼓励的,怎么能打击呢。但我又不好和老师直接交涉。每每这时,我回家就会不断地宽慰孩子,“妈妈觉得你弹得很好,老师对你的要求比别的孩子高!”很多时候,我都想跟老师谈谈,能不能改变一点教学方法,但最终还是忍住了。你只能要求孩子,不能要求每一位老师为你而改变。不能把孩子养在真空里,只有不断地适应环境。受批评,还能学习自我调节,提高抗挫能力。

我想,学琴不单是弹琴本身,而且磨练了意志。不要轻易说放弃。与到困难挫折想办法,度过去。要及时发展孩子的心理变化,给予必要的积极干预。于孩子于家长都是一种自身能力的提升。

钢琴表演心得体会4

1、完美的演奏需要相匹配的练习时间

你最好从基础开始,按部就班!谁都不可能立刻演奏的很完美

2.每个人都期待你能马上完美演出

无论你怎么抗议,但每个人都假设你既然开始学了,那你就是神童!在他们眼里,你就是电影《音乐之声》里那群孩子们成员之一。

3.不管你从多小的时候开始学,总是有人比你还厉害

当你想说开始有进度了,已经精通超吹还有吼音,然后你还是会发现比你厉害的人比比皆是。

4.学钢琴有很多规矩得遵守

这点是真的,你的老师会告诉你一些规范等等。什么手型,什么坐姿,一些基本功等等,因为你是初学者,最好听从教导,千万别以为自己是天才。

5.刚开始,你的练习听起来很恐怖

每个人开始学习新乐器时,总想要弹得很惊人,可总是事与愿违。练习很辛苦,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大部分练习的时间,尤其是一开始,声音听起来很糟糕。

6.你的手指会变的坚韧

那么,你的指尖除了感觉痛以外,永远不会跟以前一样了。茧子也是检验练习程度的标准之一哦!

7.学乐器会改变你的外型

你的手指是不是出现了茧子?没错,你已经开始学乐器了。不过这不要紧,想象一下自己深情演奏的画面,认了!

8.要保护好你的乐器

想要把琴盒拿来当雪橇,或是拿大提琴挡子弹?真是想太多!乐器动辄上万,甚至是几十万!比自己还值钱呢!有些音乐家坐飞机都还要为乐器买张机票!所以请爱惜手中的乐器!

9.当你终于加入一个乐团时,你会发现真正的乐趣才开始

你会因为要练习或排练而牺牲个人休闲或是与朋友相聚的时光。但是通过大家日复一日的努力把作品排练好并登上舞台的这种成就感,是多么快乐!在这个过程中会收获琴技、恒心与友情!

10.放弃很容易

但你不该轻言放弃。当你重复练习并且习得技巧后,使演出日趋完美,你得到的快乐将无可比拟,你的一切努力终将有价值!

钢琴表演心得体会5

这要从我的出发点说起,因为我的目的是要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钢琴玩起舒服,就安静地坐在那儿,不伤手不费气而且入门简单,四五岁的孩子拿个玩具键盘半小时能弹出小星星的主旋律,如果换了小提琴,半小时还搞不清楚脖子该怎么歪呐!其次,说得更深层一点,钢琴作为"乐器之王",是表现力最强的一种乐器,而且还是多声部乐器,对孩子理解旋律、和声和曲式结构有天然的视觉听觉优势,要知道,大部分作曲家都是在钢琴前完成大型交响乐创作的。

难题来了,什么时候开始学?但凡大家叫得上名字的一些钢琴演奏大师级人物,基本上不会是5岁之后才开始学,一般是4岁,甚至3岁。

比如逃逃学钢琴的音乐学校校长,一位牛得找不到北的神女子,华盛顿邮报评价"罕见的、完美无瑕的钢琴天才",就是从3岁开始学琴的。

所以,如果想往专业上发展,建议可以早点开始。

但不管什么时候开始,前提是要你"准备好"。

一是准备好环境,环境是指"音乐环境",如果孩子在一个完全没有音乐环境的情况下,突然让孩子学习某样乐器,这样一来孩子上手会变得很难,容易产生挫败感,毁了孩子的兴趣。

要营造音乐环境其实并不难,你可以多哼歌给孩子听,或者多在家里放放音乐,带孩子参加有音乐相伴的其他活动等。

二是准备好心理,这心理包括孩子,也包括父母。

逃逃是5岁半才开始学钢琴的,当时我们经常在家自己玩电钢琴,他在一边看得眼馋,认真地给我说他想学,我也认为他已经可以坐得住了,才送他去学校。

孩子准备好了,父母也要准备好,你要问自己,真的准备好每周风雨无阻地接送他上课了吗?真的准备好花时间花精力陪他进入音乐的世界吗?我有个朋友在国内教钢琴,她给我说过,在学琴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坚持,而是家长坚持不下来了。

一开始学就买琴,太破费?如果条件允许,当然一开始就给孩子买架钢琴最好。

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那玩意又大又重又贵,万一孩子学不下去,还真挺可惜的。

逃逃开始学琴后一年多,回家都是用电钢琴练习,最近我们才给他买了一架立式钢琴。

尽管专家说两者根本就不是一种乐器,用电钢琴会"坏手型、坏耳朵",但对不打算走专业的小盆友来说,我觉得问题不大。

而且从逃逃的实践看,也没那么严重,他还是学得好好的,参加了两次比赛评级,都是最高一档,评委老师的评价也挺高。

所以学琴不在于配备多高级的器材,而是得培养孩子浓厚的兴趣。

崩溃了,孩子不愿意练琴?如果你某天发现孩子偷懒不愿意练琴,先不要着急。

作为一位琴童家长,这种情况太普遍太正常了,千万不要抱怨不要郁闷。

我有个表哥,也就是逃逃的表舅,小提琴演奏家,现在广州交响乐团。

有次在多哈亚运会演出后,我们当地的记者采访了他,然后刊登了大篇"胡话",大半篇幅在讲他小时候练琴多勤奋多认真。

但了解底细的我们知道,他小时候曾经也为了躲避练琴在马桶上一坐就是大半个小时呐。

练琴是门苦差事,家长要做好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心理准备,如果你听说哪家孩子不用监督还每天好好练琴,那要么是家长在吹牛,要么这孩子是下一个莫扎特。

学琴之路,贵在坚持,而这种坚持,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

这一年和逃逃斗智斗勇,我总结了不少心得:1、上课做笔记,耐心陪练 每次上课老师都会讲一些要点,家长最好做下笔记,平时陪练的时候提醒孩子注意,需要很细致,很耐心,放慢节奏分解,鼓励他的每一个小进步。

2、家长也要懂点乐理 千万不要拿自己"没有音乐细胞"做借口,其实乐理并不难,这跟音乐细胞八竿子打不到关系。

音乐是有逻辑的,只有很好的理解音乐逻辑,才能更好的去感受音乐,辨别和评价音乐。

家长懂点乐理知识在陪练的时候会用到,否则容易被忽悠。

3、不赶进度,可以慢但不要错 每首练习曲,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希望能赶紧练熟。

有时候我们会和孩子约定今天练几遍,但在这个途中,如果发现错误,必须及时纠正,否则练得越多,改起来越痛苦。

我跟逃逃经常这样,开始我开了个比较大的数,比如10遍。

但练到3、4遍的时候,我发现有些问题,就会和他商量,剩下几遍不用弹了,专门把有问题那一两个小节再着重练练就好。

这些问题怎么发现?那就靠家长自己的乐理知识和上课时的笔记了。

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时,会很有成就感,因为的确比之前弹的更好听了。

到了这个状态,他往往还会自发地多练习几遍。

琴童家长应该都有相同的体会,让孩子练琴,一开始从0到1那几分钟特别困难,但只要练进去十多分钟,后面就会比较顺畅。

其实大人也一样,周一早上心情跌到底谷,到了周二周三工作状态就出来了。

所以,这是正常现象,我们要理解孩子。

4、间断后捡回来很难 逃逃暑假回国,将近两个月没有碰琴,回来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恢复到暑假前的水平,而且很困难,强烈的挫败感让他曾一度对钢琴有点抗拒。

所以,最好不要有超过一两周以上的间断。

5、如果可能,也陪孩子一起学 逃逃坚持学琴,很大的功劳在于逃爸的陪学,当然他个人也很感兴趣。

一起学习的好处就不用说了,相互攀比,相互刺激,可以"四手乱弹",可以有很多欢乐。

音乐会观后感

在2014年最后一天 我有幸观赏了深圳爱乐乐团在深圳大剧院为深圳市民带来的一场难忘的音乐会 有别于平日音乐会不同的是除了乐团独立演奏的管弦交响乐之余还有他们与锔琴演奏家、男女高音艺术家、以及钢琴演奏家合作表现的几个节目 都十分精彩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锔琴SOLO我还是第一次观赏 真是被表演大师所折服 丝毫没想到过锔子也能通过拉奏、敲打和掰成不同角度等手法后发出那么不同于寻常的声音 而且还能和交响乐团一起交相辉映得演绎出不同味道《茉莉花》乐曲 让人惊叹

男女高音演唱家们也通过他们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水准为我们带来了现场高亢的激情演唱

令人惊讶的还有爱乐乐团将脍炙人口的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鸿雁〉、〈北京的金山上〉和邓丽君以及周杰伦的几首流行歌曲-〈小城故事〉、〈牛仔太忙〉、〈青花瓷〉改编成旋律动听 层次多样的交响乐 这种形式让交响乐真正走进了我们普通大众的生活 让青少年们更易于接受和参与

压轴的是钢琴演奏家同爱乐乐团一同成功的演绎了〈黄河〉交响系列乐曲 大气磅礴的音乐让我感受到除了世界大师的交响乐曲之外我国自己的交响乐曲的动听大气 演奏的过程让人身临其境 瞬间缅怀了众多抛头颅、撒热血 为我们换来美好生活和大好河山的战士们

演绎完既定曲目之后 在年轻指挥家的介绍下 爱乐乐团为现场的观众带来了一首十分特别的快节奏乐曲作为ending表演 各种打击乐器的轮番上阵 所有的演奏家们在指挥棒的指挥下快乐的一边左右摇摆一边认真演奏 更有大提琴间或的360度旋转配合着那快乐的节奏 我忍不住的全程拍手应和着那快乐的气氛 享受着这一种交响乐给我带来的无上忘我的快意人生......曲闭 全场观众报以热烈不息的掌声欢送着这一支为我们带来美好夜晚的乐团 庆幸我的2014最后一夜是那么的有意思 感恩生活!

钢琴家观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钢琴家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钢琴家观后感 篇1

我曾经读到过这样的一句话,觉得用它描述电影《钢琴家》再适合不过——“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钢琴家》让我窥探到了被裹挟在黑暗的不可抗力中时人性的挣扎。

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波兰,飞机轰鸣、炮火连天,扬起的滚滚烟尘遮天蔽日,盘旋飞舞在这个中欧小国的上方,构成惨淡的灰色恐怖。这个时代的尘灰有千斤重,呛进鼻腔,落入肺里,压垮了百万条生命;而那些屹立不倒的人,有的被杀戮的恶念同化,也有的坚守着最后一丝纯良,在那个不堪的时代里依旧熠熠生辉。

主角席皮尔曼次次与死亡擦肩而过,像行走在万丈深渊上空唯一的独木桥上,在阵阵谷底袭来的狂风中颤颤巍巍地保持平衡。在那个存活比为1比12的可怖战争年代,作为一个被迫害的犹太人,他能活下来无疑是幸运的。是他对艺术永恒不灭的追求,让他从一个幸运值点满的普通人,升华为砂土中的金粒。或端坐在广播站,或带着袖标浸润在餐馆的油烟蒸汽里,或躲在狭小的屋中,或胡子拉碴地瘫坐在废弃医院的塑料椅上,或被笼罩在德国军官的峰芒下,他的目光始终虔诚,他对演奏钢琴的那颗真心始终热忱。多舛的命运没有把他打倒,他逆流向前,手中紧攥着的救命稻草,就是音乐。席皮尔曼的挣扎是故事的主线,像画卷般铺陈开来,被导演波兰斯基渲染得格外苍凉和悲壮。不过不得不提的是,也正是因为钢琴家的身份和其带来的社会影响力,他才得以在纷乱中生存。若没有它的保护,席皮尔曼早就被某次命运的烈火燃烧殆尽了。

就我听说的,更多人的意难平其实是德国上校霍森菲尔德。从电影展现的那面来看,他是个完全的好人——有教养、有良心,温文尔雅,为援助席皮尔曼不遗余力,与他残暴的同僚对比明显。暗中救下五十余个犹太人的他也的确值得这些赞誉。作为一名德国军官,他被委派的任务是攻击和杀戮,他无声的反击,是否也可被视为一种挣扎?他在对抗上司的旨意,更是在对抗出于迫不得已参与迫害犹太人的、过去的自己。他的挣扎,区别于席皮尔曼的,隐秘得无法见光,却同样伟大。遗憾的是,现实不是童话故事,好人不一定有好报,但是他的善意似黑夜中的繁星,在往后的数百年中将释放灿烂的光辉,润泽后人。

他们,连同被他们装点的这罪恶战争,将永远被记忆。

钢琴家观后感 篇2

前几天闲来无事,便在某奇搜腾电影,翻看翻看着,便发现了《钢琴家》这样一部电影。

第一印象便是这朴实无华的片名,《钢琴家》,便不是说是一个钢琴家或者是一个关于钢琴的故事喽?怀揣这这样的好奇,我观看了这部影片。

142分钟的影片却让看后的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可讲的地方太多了,以至于让人不知从何说起……

那就简单说一些吧。影片的开头是美好的,钢琴家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有了自己心仪的女子,但突如其来的禁犹太令,让原本美好的人生被改写,所有的犹太人被迫搬迁到人为划分的犹太区,受尽侮辱,历尽险恶。犹太人仿佛牲畜一样被军官蔑视羞辱,也被世人所嫌弃。犹太人们被困在围墙中,他们失去了新鲜的面包,更失去了生而为人的自由。 而有些犹太人,不仅失去了自由,更失去了一个民族的节操,他们打骂同是犹太人的别人而来显得自己高人一等,但殊不知在别人眼里,他们是那低声下气的狗,是比那些失去了自由的人还可怜的人。

这部影片中最让人印象尤为深刻的一幕,德国军官发现了藏身的男主,却没有杀了他,而是听着他的钢琴演奏陷入深深地回忆中,更甚于之后主动帮助男主给之于食物衣物。这位德国军官本性并不是坏的,而是由于战争的残酷而不得不去战斗杀戮,他不想死,所以在感受到钢琴家的求生欲后而引起共鸣。虽然最后他的确是死了,但这不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么?

战争,对于这个世界的危害是极大的,而对于一个家庭,对于个人,最痛苦的便是失去家人失去以前拥有的所有,而这些情况,在战争是最为常见的,活下来真的很不容易。影片极其深刻的以一个平常艺术家的亲身经历刻画出了战争的残酷,也表现出了一个人对生的渴望,让我们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厌恶战争而对生活抱以希望。总之,这是一部值得去看值得深思的影片。

钢琴家观后感 篇3

一开始听说《钢琴家》这部电影,感觉应该和另一部《海上钢琴师》相类似,是讲述一位伟大钢琴家的音乐人生故事。但是当我看完之后发现我错了。这是一部悲剧,一部震撼人心的悲剧。

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斯皮尔曼,当时无数的光环笼罩这这位才华横溢的英俊的青年。他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小提琴手,理所当然的是应该子承父业。虽然一家人之间也存在些许冲突与矛盾的地方,却也是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然而就在这时纳粹入侵了,打破了不只是这一家,而是所有在波兰华沙生活的50万犹太人的生活。 起先是工作丢了,没有足够的钱买食物,迫不得已只好把心爱的钢琴变卖,但只能是日复一日地吃着土豆,等待在报纸上刊登的最新的关于犹太人的制裁的法令。

先是各个公共场所针对犹太人的禁足令,然后是金钱的限制。这些已经让所有的犹太人叫苦不迭了,当斯皮尔曼一家还在绞尽脑汁想办法藏钱的时候,政府又要求所有的犹太人带上六芒星的袖章,就像牲畜一样盖上了标示,从此面对被屠宰的命运。

没过多久,所有的犹太人被迁移到犹太区并筑起了高高的围墙。每天夜里都有各种不幸的犹太人惨遭屠杀。斯皮尔曼越发的感到家人的重要,发誓要保护好家人。为了生存他找到一份餐馆琴师的工作,目睹了很多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在这困境中是如何求生的。于是他开口求人,以保证家人的安全。然而死亡很快降临了,他和几乎所有的犹太人将被送上没有归途的火车,就当要上车时,混乱中他被扯出了队伍,这一刻他的命运被改变了,是一位犹太警察企图救他,看见父亲在队伍中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落荒而逃。这是为了生命的奔跑,战争一旦开始就没有时间掩面哭泣,这不是苟且偷生,这是为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希望。 随后他被拘禁做苦工,为犹太反抗组织出力。在努力下逃脱出去被一对旧识的善良夫妇拯救,之后又被昔日的爱慕对象帮助,一次次地逃离纳粹的魔爪。他感激涕零地凝望着每个帮助过他的人,他知道,他的民族他的国家虽然被蹂躏,但绝不会消亡。德国人隆隆的炮火可以威胁他们的性命,却不能折断这股国家的凝聚力。斯皮尔曼转居到犹太区对面的公寓里时,经常没有食物和水,他在那里目睹了犹太区的同胞们坚强不屈的反抗,他看见了波兰人民与德军第一次交火,虽然都失败了,可是他开始企盼光明的到来,他知道盟军就要来了,光明不远了。

不幸的是他唯一的栖身场所也在一次纳粹的搜查中被摧毁了,为了生存他到处寻找食物,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他躲过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幸运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

虽然几行字就能概括整部电影的大致剧情,但是其中的几个镜头却是无法用简单的语言就能形容的。电影进行到30分钟左右,纳粹军闯进犹太人封锁管理区的某栋楼,直接把因为残疾坐在轮椅上未能见了纳粹军起立的某普通居民连人带椅从阳台扔了下去惨遭摔死,那残酷的一幕,使得钢琴家的母亲失声尖叫。在街上随意枪杀无处可逃的犹太人,勒令内心正遭受无限恐惧的犹太人跳舞,看到这些我感觉到的是一种真实与刺骨,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虽然早就听说过纳粹对犹太人做过的种种非人行径,但是通过电影镜头表现出后,是出乎意料的惨绝人寰。

我所看到的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即模糊又真实:模糊的是纳粹对犹太人并没有一攻占波兰就实施大屠杀,而是像温水煮青蛙那样一点点加码。先是区别对待、然后是成立独立的限制区域、再到后来的集中营,而且对集中营并没有过多的描述;真实的是我们通过主人公的遭遇一步步经历了从一个有着不错社会地位的完美家庭到整个幸福的瓦解,通过主人公的眼睛切切实实看到了“犹太人不得入内”的侮辱性标语,限制区内的“路有冻死骨”,纳粹对手无寸铁犹太人精神与肉体的肆意鞭笞以及对他们的生命随心所欲的剥夺。

但同时电影也展现了战争中的良知:那些许许多多无私帮助过他的人们,他们没有任何回报,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仍然帮助这位无助的犹太人,在如此枪林弹雨、人心不古的战乱年代坚守着自己做人的道德,着实让人感动。

影片为我们呈现了二战时期那段不光彩的历史,他对人类造成了不可磨灭的痛苦,虽然我很庆幸我没有经历过那种痛苦,但我还是感到悲伤,不论是对与那些被惨遭杀害的人们还是对于最后救了主角的那位德国军官(虽然他是纳粹的一份子)。斯皮尔曼对生存的追求以及对艺术的追求也深深地打动了我:坚持就有希望。相信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这部电影也会对我产生深远的影响。

钢琴家观后感 篇4

《钢琴家》影片的开场是沉默的黑白,战争来临前的平静让我心生不安。从影片中我看到了国家间的战争、异族间的战争和心灵的战争,看到了懦弱与坚强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体内。两个半小时内,我感觉经历了一场战争那样的漫长。

第一眼看见主角,倒八字的眉毛,红润而又细长的手翩翩飞舞于琴键上,音乐温柔得让人想永远的沉睡于其中,正当我们沉浸于这样轻灵的音乐里时,忽而第一次炮声扑面而来,他没有惊恐,继续弹琴,眼神一如既往的充满柔情。而后又一次,剧烈且强硬,当我以为他会继续不为所动时,他被震动了,紧接着玻璃破碎的声音骤然响起,而钢琴声却继续缠绵,可是再一次的,当玻璃被炮火震碎,钢琴声也在一片杂乱中戛然而止。

他在华沙的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他躲过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他在一个个好心人的帮助下,,在纳粹的眼皮底下每天怀着恐惧生存。

电影的高潮是,钢琴家虚弱地挣扎着想把救命的一瓶罐头敲开,当罐头掉在地上,一位德国军官的脚随之出现。在那个德国军官命令下,他蹒跚的走向钢琴,手不停颤抖,因为饥饿和恐惧,可很快他就融入了音乐,一首小夜曲被他弹出了悲愤和激昂。德国军官被钢琴家的才华所震撼,后来,他将食物拿给钢琴家,坦然地说“我们投降了”,看到钢琴家瑟瑟发抖,便将自己的大衣脱下来给他。这一切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他甚至还以为有机会再听到钢琴家的音乐。战争使人恐惧,然而人性却又让人看到希望。

对于生活在纳粹下的犹太民族,失去了作为人最起码的尊严,连生存的权利都被剥夺。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被纳粹处决,不需要任何理由。相比之下,能够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是幸福的。我们应该用一种更加知足、更加感恩的心去对待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钢琴家观后感 篇5

那张海报上,阳光从窗口慵懒地照在深棕色的墙壁上,把空气中淡淡的灰尘映得闪烁着金光,一双手指修长,皮肤白皙的手放在黑白相间的钢琴键上,轻快地弹奏着乐曲,一顶德国军官的帽子,放在那架钢琴上,一只大手按着钢琴的边,沧桑又有力。时间仿佛静止,画面中的人还未离去。

这部电影实际是二战时期一位波兰著名钢琴家的传记,由于他惊人的才华,他受到了各种类型的人的帮助逃脱了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命运。在那无比黑暗的世界里,他的身边却闪烁着人性耀眼的光辉。

整部电影中,最美的是一场遇见。

钢琴家好不容易逃过德国人的追捕,躲入了一栋废弃房屋的阁楼中。楼上有一架钢琴,琴上布满了灰尘。他鬼使神差的掀开琴盖,弹了起来,不到一曲,便听到身后有声响,他回头一看,一位面无表情的德国军官站在他身后,正默默地注视着他。他吓了一跳,赶忙站起身,退到一个角落里,许久,军官嘴唇翕动,问他:“你会弹琴?”他犹豫着点头,军官对他命令道:“再弹一首。”他又重新坐下,颤抖着弹完一首曲子,抬头便看见那位军官背过身,在悄悄拭眼泪。一会儿,军官就离开了。不到一天,钢琴家便从窗口看见,那位军官带泪一车士兵,很快把这栋房子变为司令部。犹太钢琴家躲在阁楼里,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但是,每天军官都会在所有人离开后,轻轻推开阁楼的门,带过一些罐头和面包,一直到战争宣布结束。

这是一部矛盾的电影,无尽的不自在中流露出自由,无尽的黑暗中照进了光。军官的`面无表情下是情绪的决堤,他的睫毛上挂着晶莹的泪珠,他送给钢琴家的面包中是无数的“珍重”。我还记得钢琴家的手、指尖灵活地在钢琴键上跳跃着,视线移向他的手臂,那块白布上是奥斯维辛中犹太人的标志,而钢琴家的眼底又藏了太多的故事。战争是这样一个矛盾的东西,他灭绝了人性,有唤醒了人性。它是军营的一件大衣,亦是辛德勒的一双手。人与人之间本应无关国籍、无关种族,人们的品格本不该被地位牵绊。但那些青年,却被日耳曼的热血冲昏了头脑,让另移名族的生命之泉涂在地上。战争可以结束,但人们内心的惶恐却是无止境的。

一块茵绿的草坪上,铁圈围成了栅栏,栅栏的背后是河流和远山。德国士兵们像牲畜一样被圈了起来,他们的脸上全是污泥,几个波兰青年从栅栏边走过,朝他们吐了口口水。栅栏上出现了一张“欣喜”的脸,是那位军官,他像曾经那千万个犹太人一样,眼中涌动着期望,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高喊:“请告诉那位在电台工作的钢琴家!我帮过他!我在这里!”然而,一起声音都淹没在青年们的嘲笑声中。

屏幕一黑,四周归于寂静,出现了寥寥几行字:当钢琴家赶到时,军官已死在俄国的战俘营里。

那张海报上,那双白皙的手仍在弹奏着世上最美的曲子,只是那顶帽子的主人,没能继续欣赏它了。

钢琴家观后感 篇6

父亲、钢琴、音乐、爱铸就了他的一生,一位伟大的钢琴家,一种淡淡的哀伤。

刚开始看《钢琴师》的时候,大卫的一顿疯癫让我感到烦躁,但是当大卫回忆起自我的童年,当他演奏起那首肖邦的曲子时,钢琴曲的那种美感突然引起了我的注意力,让我有了继续看下去的兴趣。

我认为大卫的一生有着一种淡淡的哀伤,父亲对他有着一种变态的爱,一个“小提琴的故事”父亲将自我对音乐的热忱强加于他身上,使得年幼的大卫从小就务必承受着来自父亲的压力,但也正是因为父亲这种偏执的爱使得大卫醉心于音乐,让音乐完全占据了他的全部生活。

正是因为对音乐的热爱使得大卫与父亲反目,背井离乡到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对音乐的热忱让他完全投身于音乐,但是又无法摆脱与父亲之间反目的心理压力,那种众叛亲离的情感缺失使得他对音乐近乎疯狂,以至于最后精神崩溃。

妻子吉莲的出现给大卫的生活带来了光明,与吉莲的爱和婚姻改变了大卫的生活,再一次演奏会的成功更为大卫走出自我的阴霾带给了动力。

本片以大卫的回忆为主线,从小时候,到伦敦求学,到精神崩溃,到重新登台,这中间音乐起了重要的作用,大卫的一次次登台成为全片的线索,优美的钢琴曲成为影片的灵魂。

影片中很多场景给人很强的视觉与听觉冲击力,看完这部影片,对影片中的一些场景印象很深,大卫在雨中跑入餐厅的狼狈,崩溃的他在众人面前弹奏时的自信;结婚时蹦着,跳着,像孩子般的自由和幸福这些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天才的成长总是充满坎坷,而天才的陨灭更是让人心酸与叹息,这正是大卫一生的真实体现,无法释怀的父辈的期望,心中怀着对梦想的追求,叛逆与梦想,让这个天才少年大卫在到达音乐的顶峰的同时却也进入了人生的低谷,但是最后大卫的婚姻与感情又为这位天才悲哀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

无论是从情感的表现还是从音乐的使用来看,《钢琴师》这部影片都堪得上是一部经典之作,能获得奥斯卡奖项也是必然。

钢琴演奏会观后感50字怎么写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